近年来,阳宗海七甸街道以马郎社区为代表的樱桃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据七甸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数据,目前,全街道樱桃生产主要集中在马郎、松茂、野竹、胡家庄等社区,栽植面积达8000余亩,年产量约25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约3750万元。品种主要以当地小樱桃为主。
记者了解到,七甸街道为更好掌握樱桃种植产业发展情况,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抽调多名工作人员,对樱桃种植产业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
调查发现,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许多“硬伤”。七甸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不足之一是品种单一,规模小。长期以来,生产均为一家一户自行经营,零星而分散,无法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突破发展,也无法形成产品优势及市场占有率。
其次,缺少必要的经济支撑。多年来,樱桃等水杂果只是作为林果业一个组成部分,林果业则以梨、桃子为主。自九十年代至今,水杂果管理粗放,各级政府给水杂果生产投资相对较少,无法购买优良品种,新建节约高效的水果园。
观念滞后,土壤贫乏,也是制约樱桃产业发展的桎梏。“七甸街道樱桃之所以无法形成优势,突破发展,是因为多年来总是就水果而谈水果,没有把水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也没有把花香、果香与生态旅游观光相结合,从而看不到水果业生态旅游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针对上述问题,七甸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要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樱桃品质。”上述负责人介绍,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加强教育培训,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建立樱桃产业发展机构,利用专业院校先进技术资源及时解决樱桃花期霜冻、采前裂果、采后保鲜、贮运销售等技术难题,大幅度提升樱桃产量、质量及商品率,延长鲜食樱桃应市期。另外,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引导规模发展,集中连片规划。“更长远来看,要进一步把樱桃种植产业与生态旅游观光相结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依托樱桃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引进樱桃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化水平。”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