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冀鲁启动托市两地新麦“身价”或提升 _(2)

时间:2016-07-12 13:4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总体上看,河北、山东托市收购的启动,将会进一步带动市场购销活跃,促进市场的回暖,最起码对区域市场底部价格将形成支撑,至于能否拉动整体市场

总体上看,河北、山东托市收购的启动,将会进一步带动市场购销活跃,促进市场的回暖,最起码对区域市场底部价格将形成支撑,至于能否拉动整体市场小麦价格上行,仍需时间的考验。

质优小麦减少短板效应或现

今年夏收期间,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降雨,湖北、江苏、安徽及河南部分地区小麦产量、质量均受到不利影响,新麦水分偏高,芽麦、不完善粒、赤霉病粒、病斑粒等超标小麦占比较大,而符合质量要求的粮源却同比减少。夏收以来,南方麦区部分地区小麦市场:一方面是部分质差小麦仍滞留于农民手中,局部出现“卖难”现象;而另一方面则是质优小麦市场紧俏,托市收购受阻,个别受灾严重的地区甚至面临无粮可收的窘境。农民“卖粮”和粮库“收粮”两难的并存,以及近来南方用粮企业跨区域采购北方小麦的积极与活跃,基本上反映了部分区域质优小麦有效供给的下降程度。

另外,今年南方麦区陈麦价格并未因新麦大量上市冲击而大幅回落,目前江苏、安徽普通陈小麦厂价仍维持在2400~2420元/吨,主要是受新麦质量偏差的支撑,这也说明新麦市场质优小麦粮源不多。

相对于南方麦区,今年北方麦区小麦质量总体较好。由于市场化收购积极性不是很高,已经启动的河北、山东托市收购,将会成为收购的主要渠道,相当数量的粮源将会进入国库。可以预计,随着后期收购的持续进行,质优小麦数量将会不断减少。一旦流通市场区域性高质量麦源供给出现偏紧,市场的短板效应将会或多或少地体现。

由于我国小麦市场供需状况整体宽松,尽管今年局部区域小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但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几率仍然很小。一方面,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充裕,市场供给无虞;另一方面,需求不旺,市场消费难有明显增加。在国家政策主导下,“稳”为主流的小麦市场行情不会改变。因此,笔者依旧建议,各用粮企业既要根据自身需求情况,把握好节奏适量补充库存;同时又要避免盲目采购,存粮赌市,规避市场风险。

本文链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