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拿出一千万元,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投保 小麦因灾减产农民能拿赔款 今年3月,河南兰考投入1000万元,为2万余户贫困家庭投保。保险公司提供生活风险、生产风险两大类方案,目前预计赔付的金额已超100万元。这种“保险扶贫”模式,不仅增强了群众的生产信心,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也让在这项业务上投入较多的保险企业赢得了信赖,在其他业务上赚了回来。 前不久,河南兰考连续几天狂风骤雨,让郭怀朝的蘑菇大棚棚膜损坏不少。 郭怀朝是红庙镇管场村的致富带头人,也是万家食用菌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的合作社,有42户贫困户跟着他干。半年前,他的70多座大棚被一场罕见的大雪压塌,造成5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当时心里很难受,辛辛苦苦干了那么久,却被一场大雪给毁了。” 这次,郭怀朝并未像半年前那么发愁。端午节前,他从河南中原农业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中原农险”)拿到一笔赔付款,共计1.2万元。“幸亏政府给俺上了保险。”他说。 兰考县县委书记蔡松涛表示:“给全县贫困户、脱贫不稳定人群、带动脱贫的龙头企业上保险,就是为了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大 家放手干、放心干。” 政府出钱,为贫困户人身、农业设施投保 “正要去收麦,却赶上暴雨。”这两天,三义寨乡孟东村贫困户李新民心情很沉重。麦收季节遇暴雨,他的小麦倒伏不少,让原本贫困的一家雪上加霜。但村支书告诉他:“政府给贫困户都上了保险,我帮你打保险公司电话试试,看能不能赔点儿。” 电话打完的第二天,中原农险兰考支行工作人员就来地里测量、定损。支行负责人代焱告诉记者:“只要是在保单里的贫困户,保险公司都给赔。”按照协议,小麦、玉米、水稻等6种农作物因为遭受暴雨、风灾、冰雹、旱灾、病虫草鼠灾害,导致减产30%以上的,保险公司均给赔付,小麦每亩地最高赔付447元。 今年3月22日,兰考县人民政府与中原农险签订的“脱贫路上零风险”保险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兰考县政府投入1000万元用作保费资金。中原农险按照协议规定,以23275户贫困家庭、77447人为特定服务对象,提供生活风险、生产风险两大类,财产、人身、种植作物、农业设施、贷款担保等15小项保险方案。 在生产风险保障类项目中,除了六大农作物种植险外,还有各类现代设施农业财产险。“兰考县的大棚种类比较多。塑料大棚中钢架结构可以赔到2万元,钢竹混合或竹架可以赔到7000元;日光温室中钢架砖墙可以赔到3.4万元,钢竹土墙可以赔到2.5万元。”代焱说。 在生活风险保障类项目中,中原农险为全县贫困户提供农村住房保险和“人身意外+附加医疗险”的基本保险服务,其中“人身意外+附加医疗险”投保人群涵盖所有贫困群体和残疾人群体。 三义寨乡侯寨村贫困户汪永辉,是家里的唯一劳动力。今年4月,他在外出打工粉刷墙体时,不慎坠落身亡。他的父亲说:“村支书给保险公司打电话,保险公司核实后,不到一个月,赔给了我们10万块钱。” 在郭怀朝的蘑菇大棚,新的棚膜已经全部铺设完毕。合作社的农户正在棚间浇水除草。一位贫困户说:“有了保险,咱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群众脱贫信心强了,政府工作压力轻了 去年11月,兰考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压塌了不少鸭棚和蔬菜大棚。“当时村民们都很着急,都来找村干部问咋办。”何寨村驻村干部、惠安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李青说,“村干部只能鼓励大家,从头再来。” 中国证监会挂职干部、原兰考县主抓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杨志海告诉记者,不管是普通村民还是村干部,大家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都不强。即使要买,也没余钱。如果政府能够从财政上,为这些贫困户、脱贫不稳定人群、带动脱贫的龙头企业上保险,就能调动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还能把很多善后工作交给市场、保险公司来做,让政府腾出人手,干更多事情。 “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主要是政府在履行责任,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扶贫。然而,脱贫攻坚对政策、资金、项目等各类扶贫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时间越来越紧,光靠政府一家既干不完、也干不好。”杨志海说,“扶贫工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创新扶贫方式,补上金融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