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会专题:两会直击食品安全
时间:2016-07-14 01:0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来,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广大百姓的共同愿望。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食品安全,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来,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广大百姓的共同愿望。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食品安全,纷纷对此建言献策。
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两会的关注点很多,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一个。监管体制如何改革和健全,怎样才能抓好“源头”,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又是关注的重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在日前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承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同时,不再保留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单设的食品安全办。
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衔接,明确责任,方案提出,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
有人大代表表示,此次改革最直接的影响,将是老百姓能够更清晰地分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食品安全的投诉部门,更容易获得食品安全信息,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成本也有望降低。
“抓源头”不容易
围绕食品安全,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拿出了建议、提案,希望食品安全问题能尽快解决。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在着力抓食品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可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很好地“抓源头”。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从农业开始。农业问题不解决,食品企业就会防不胜防。
全国人大代表、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则认为,应推广农产品高品质体系建设,加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监管,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安全。建议应出台和制定安全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政策,确保安全种植、养殖者的权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扶持标准化的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基地,推行和鼓励发展全产业链的安全食品生产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九三学社的提案指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仍存在缺失、滞后、重复以及相互矛盾等问题,影响了监管执法效率。同时,各地还存在“重监督管理、轻社会服务”和监管资源不能共享的情况。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法规标准、检验检测、应急管理等10大体系建设,并着力抓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互联互通信息平台等9项重点建设任务。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根据2012年卫生部等部门出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和《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我国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将于2013年底前完成。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相继发布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卫生部出台了《卫生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医疗卫生应对工作加以标准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所有食品药品的全程电子监管。来源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