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因为陌生让人生畏;类似的答复,却因为熟悉而让人恐惧。速测的低敏感度,不时让问题食品轻松过关,却因为成本低廉而被当作日常检测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如出现有毒豆角的江南市场,据说平日的检测基本上都是速测,而配置的先进检测仪器,可能是过于贵重了吧,常常隐居在二线。至于“水胺硫磷”之类的“禁用”农药,却和三聚氰胺一样,因为“危害巨大”,反倒长期享受着“免检”待遇。这倒让我想起了某些高档小区的保安,他们的主要成就,是成功拦截没带门卡的业主,至于翻墙而入的盗贼,倒不在业务范围之内了。[详细] 《食品安全法》沦为一纸空文?《食品安全法》,这部于三鹿事件之后推出的,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法规,不论在信息公开及安全监管方面,都曾被寄予厚望,舆论亦乐观地表示,它“将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然而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爆发让人质疑:它是否沦为一纸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