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购物欲望强烈,花钱毫不手软,日本媒体将中国游客狂掷千亿日元购物的举动称为“爆买”———这个词实在贴切。而由于日本个人消费持续萎靡不足,富士电视台甚至声称,未来抓不住中国游客,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前几天,白领徐栋帮自己一朋友提取从日本运来的抢购“成果”。结果到了才发现自己完全准备不足,因为需要一辆小货车才能把货运走。他回忆道,大概有三台电视机、两三台空调,几套音响,还有冰箱和有一些厨卫用具。“也包括马桶盖,空气净化器等。” “这批货仅运费和代理费就要1.5万元。”徐栋表示,整个这批货物价格10多万元,加上运费和关税,大概逼近20万元了。不过这位朋友依然觉得合算,首先价格依然比在国内买便宜,而且他认为在日本买的质量也有更好的保证。 (新闻晨报) 看真相,数据不可尽信 45万人,花掉60亿? 其实都是估算 据日本当地电视台的节目称,春节期间,估计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人民币用于购物。 45万中国游客是如何算出来的?这是按照我国官方公布的春节期间出境游总人数519万中,到访日本的比例为8.7%来计算。 那么,这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市场砸了多少钱是如何算出?参照2014年1~3月中国游客男女老少人均在日消费支持额是25万日元(约1.3万元人民币)计算,45万中国游客的消费总金额为1125亿日元(约60亿元人民币)。(新闻晨报) 看实验,神器不可尽信 中日电饭煲拼煮饭:半数人认为国产好 拼口感 据央视此前报道,在日本免税店,一上午就有十几辆大巴满载着中国旅行团专程来采购。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的电饭煲每天卖几十台,买主80%来自中国。日本电饭煲真的比国产电饭煲好用?记者用实验做了一个对比。 记者在国内和日本分别选择了一款四千元左右、功能相近的电饭煲进行实验。工作人员选择相同的水和米,且严格按照各个品牌电饭煲对水、米比例的要求,做了两锅米饭。同时,在小区里随机找到了十位烹饪经验丰富的大爷大妈,参加本次试验。他们将试吃这两锅米饭,选出自己认为口感好的一锅。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试吃的米饭是哪个品牌的锅煮出来的。 拼口感 大爷大妈更青睐国产电饭煲 米饭煮好后,工作人员在事先准备好的纸碗上标上了A、B的标识,将日本电饭煲煮出来的饭,盛进了A碗当中,国产电饭煲煮出来的饭盛进了B碗当中。而每位大爷大妈都会分别拿到A、B两个碗,在不知道碗里的米饭是哪个锅煮出来的情况下,选择口感好的。 结果,在十位参与实验的大爷大妈中,五个人认为B碗里的米饭更好吃,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就是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三个人认为A碗里的米饭略胜一筹,也就是日本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其他两个人则认为差不多,没太大区别。 拼营养 国产、日产区别不大 当然,光靠品尝似乎并不能看出两个电饭煲的差别,我们又用这两锅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比对。测试的内容就是两个电饭煲煮出来米饭的糖分、氨基酸等指标。结果显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一些指标上,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甚至更有优势。 观点 日本专家:两国制造技术差异不大 日本电饭煲资深专家宫口淳一,从业经验超过40年,曾在日本东芝等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目前在我国一家电器公司供职。宫口表示,两国在电饭煲制造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差异。 宫口先生说,现在很多国内电饭煲采用的内胆材料、涂层技术并不比日本落后,但这还不是做出一锅好米饭的核心。“在日本,实现全面加热、均匀加热,是每个厂商希望达到的目的。因为均匀加热之后的米饭更香甜。与其说核心技术是锅,还不如说是一种加热方式———IH立体电磁加热技术。” 宫口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中国在IH方面的发展晚于日本,但中国在技术方面的发展较快,现在跟日本基本上达到了同样的技术水平。”一些国内企业的IH技术还特别在日韩申请了专利,这样的电饭煲在国内基本上不到一千元就可以买到。 (央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