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世界银行预测全年原油均价将比上年降低44.8%。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增长总体利好,通过降低进口成本,将石油净出口国的收入再分配至石油净进口国,收入完成转移,相当于净进口国变相减税。 3.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力度继续减弱。一是美国财政空间进一步拓展和家庭债务负担减轻。2014年12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总额达1.1万亿美元的财政拨款预算法案,化解了政府关门的威胁,同时确保了多数联邦机构2015年9月前的资金来源。2014年第三季度,美国家庭债务率降至9.9%,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为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二是欧洲财政整顿力度减轻,压力测试之后银行融资能力趋于增强。三是日本将延后提高消费税并推行了新的财政刺激措施,将原定于2015年10月的增税计划推迟至2017年4月。2014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推行了总额为3.5万亿日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措施,以拉动经济重回复苏轨道。 4.全球外需逐渐回暖。2015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将略好于上年。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扩张步伐,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工资收入有望加速增长以及财富效应带动国内消费增长加快。欧元区经济温和回暖,各主要成员国经济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将逐渐摆脱疲弱走势。消费税上调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淡化,预计日本经济可能艰难走向缓慢复苏。 (二)制约因素和不确定因素 1.英国特别是美国升息的外溢作用巨大。预计美国和英国将于今年年中前后启动升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将会增大,全球主要汇率波动加剧、美元债务负担增加、资本异常流动扩大、竞争性贬值甚至货币战争等都可能发生。新兴经济体政策将继续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降息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需要升息来减少资金外流,部分国家还要应对高通胀、货币快速贬值等不利影响。 2.欧元区逼近通缩。2014年,欧元区CPI低位运行且持续回落,12月份受能源价格大幅下滑影响CPI同比下降0.2%,为2009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欧元区目前已逼近通缩。 图16 欧元区CPI上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