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随着优质小麦进一步的消耗,加之我国小麦主产区出现大面积条锈病消息,强麦期货稳步上行,在本周一创出近6年来新高。展望后市,小麦将进入阶段性需求淡季,同时小麦经销商将加快存粮出库,小麦供应将进一步宽松,强麦期货涨势或难延续,追涨仍需谨慎。 面粉厂开工降低,麦价略有下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粉需求淡旺季不像以前那样明显,但对于面粉厂和经销渠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淡旺季之分的。春节前为满足终端消费以及渠道备货需求,加之冬季面粉存储期较长,面粉厂会维持较高的开工率,因此每年四季度为阶段性需求旺季。春节后则为阶段性需求淡季,面粉厂开工率明显下降,小麦价格稳步低走。 据监测,截至2月17日,河北保定地区普通小麦(水分≤12.5,容重≥7570g/L)进厂价为1.305元/斤,周环比下跌0.01元/斤;河南新乡普通小麦进厂价为1.315元/斤,周环比下跌0.01元/斤。 小麦出库增加,供应逐渐转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新作小麦的上市时间日益临近,留给去年产小麦销售的时间越来越少,经销商开始加快销售节奏,为新产小麦收购腾出库存,小麦供应较为充足。 下游产品走低,拖累小麦价格 春节过后,小麦下游产品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价格出现稳中有跌趋势。特别是随着生猪、肉鸡等的集中出栏,次粉以及麸皮用作能量饲料的需求大幅下降,加之玉米下跌,麸皮价格跌幅有所扩大。据监测,截至2月17日,山东临沂麸皮出厂价为1500元/吨,周环比下跌60元/吨;河南沈丘麸皮出厂价为1560元/吨,周环比下跌80元/吨。 下游产品价格低走,进一步吞噬面粉厂利润空间,使面粉厂没有能力抬价采购小麦,也没有扩大原料库存、囤积小麦的动力,从而利空小麦价格。 新麦长势良好,病害影响不大 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因素影响,近期小麦条锈病明显重于常年。截至2月15日,小麦条锈病已在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甘肃见病,发生面积为112.9万亩。受此消息影响,强麦期货强劲上行,创出近几年来高点。 但是整体来看,今年小麦长势较好。条锈病对产量影响有限:一是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在3.4亿亩左右,出现条锈病的小麦仅为112.9万亩,占比仅有0.4%不到;二是截至 1 月底,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 24%、74%,小麦整体长势较好。 国际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 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为337.43万吨,比上年增加13.51%。 目前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继续丰收,国际小麦价格稳中趋跌,较大的内外价差使得小麦进口利润增加,质优价廉的进口小麦将冲击国内小麦特别是优质小麦价格。 综上所述,由于去年产小麦质量较差,在春节前的相对旺季,国内小麦价格得以维持相对高位,但随着消费淡季来临,加之供应逐渐增加,以及质优价廉的进口小麦冲击国内市场,小麦价格有望走低。(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