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正式在北京规划展览馆对外公布。据报道,草案提出,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周边城区要实现全面城市化。 实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形成全域空间规划的基础底图,是一个重要方向。实际上,在总规草案中,为北京设计构建的是一套宜居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次相互支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而在此前的3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力在出席某特色小镇论坛时也表示,特色小镇的布点,应该优先选择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一小时生活圈内,接受城市二三产业的扩散、辐射和带动,从而在这些地区形成大中小城市布局合理的城市群。 从总规草案内容看,在如何实现全面城市化,推进城区建设的问题上,“集约紧凑”成为强调的重点。草案提出,要压缩生产空间规模,降低城乡产业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重,严格管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确定城镇空间刚性管控边界和约束性指标。同时,草案还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北京全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两线三区”的全域空间管制,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此外,要加强以绿化隔离地区为重点的城乡结合部治理,促进城乡结合部地区与城市建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来源:网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