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郑糖主力离场跌出潜伏机会

时间:2015-06-19 05:3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ICE原糖依然处于极低水平筑底,目前并没有看到任何大幅反弹的理由。印度货币进一步贬值导致其出口成本也在下降,近期如果计算补贴则已经降到13.5美分一线,给国际糖价盖上了天花

     ICE原糖依然处于极低水平筑底,目前并没有看到任何大幅反弹的理由。印度货币进一步贬值导致其出口成本也在下降,近期如果计算补贴则已经降到13.5美分一线,给国际糖价盖上了天花板。从供给面来看,国际糖市持续低价并没有导致蛛网效应形成,巴西种植面积没有下降,印度产量本榨季还创下纪录的2830万吨,而泰国政府更是鼓励水稻改种甘蔗,因为对于泰国农民来说,甘蔗效益相对其他农产品更好。低价没有促进面积缩减,只能导致进一步的低价,进口国的库存高企,包括印尼和中国在内的全球最大两个进口国,未来一段时间或许都难出现进口需求。前段时间炒作的厄尔尼诺气候现在来看虽然证实形成,但是天气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恶劣影响,印度季风已经出现,巴西降雨也有所停滞,只有泰国还维持干旱,三大主产国未来均看不到强烈的减产预期。

    不过相对国际市场来说,国内还是保持独立一些的走势,主要驱动在于国内本身的大幅减产和进口糖的限制政策。近期国内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回调,我们认为近期虽然存在一些利空的因素影响,但是这次的回调原因可能更多来自于资金的流动。

    首先看到利空的因素还是有的,原本我们预计5月末6月初会开始出现销售回暖的局面,但是直至6月中旬南方销售还是非常差,这是一个做多的风险点,而5月份的到港预期还是比较高,因为今年限制进口的配额外额度早就发到进口商手里,导致今年到港糖全都集中在上半年,但是市场可能误解为控制进口政策的失败,加上190万吨广西质押糖在7月初之前无法解冻供应市场,但7月后可能大量冲击,也有一定的利空影响。不过上述这些因素,我们认为除了消费的持续低迷可能是一个大的风险以外,后面两条从目前的情况看都不会构成长期威胁,最多是短期空头情绪的一个释放。

    其次,我们要从资金的角度和持仓变化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好理解本次的下跌,从上周五开始,郑糖上的主力多头华鑫、国联和创元等几大席位开始减持多单,伴随着本轮下跌过程,在4个交易日内全部超过6万张多单集中离场,对盘面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此前1601合约糖价一直维持在5700点以上,而我们预计的第一目标为是6000点,如果在上述江苏席位上的主力多单一直不流出的情况下,新的资金由于看不到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所以会缺乏入场拉升的动力。但是本次下跌之后,市场或许已经给出了足够的空间给新的多头资金希望。

    再从心态来看,我们知道今年广西糖厂平均成本大约在4800-4900一线,而前期销售过多,导致平均售价并不高,如果后期售价不到5400元/吨以上,或许较难实现糖厂的全面盈利,这在政策扶持和国内减产的大基本面下并不合理。从中间商角度看,今年3-4月份出现了较多中间商囤货的情况,但是他们的成本普遍也在5200点一线,而现在中间商广西报价仅为5260元/吨,如果价格进一步下跌,那么中间商层面在不缺资金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惜售的心理。如果惜售心理发生在去年库存预期偏高的情况下,会使得压力后延,但是今年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这种惜售会另价格真正的得到支撑。

    从大的格局看,今年1460万吨的新增供应对1530万吨的新增消费,中间存在少量缺口,这部分缺口还可以由陈糖库存来弥补,但是下榨季1350万吨的新增供应下,即使消费不增长,缺口会进一步增大,尤其是在原糖未来可能保持100万吨以上常态库存的情况下,供应会显得更加紧张。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当前糖价绝对水平偏低的情况下,若现货涨至6000点附近,不仅会带来国储糖抛售的压力,还会导致进一步的淀粉糖等替代的出现。我们认为,国内大牛市仍需要国际市场配合,进口限制不可能无止尽延续,而走私等管制外因素随着价差越来越大而风险也越来越高。当然,在9月之后的现货供应紧张时间段内,糖价也可能短期飙升,但这种飙升延续性不好。所目前仍定位糖价会价值回归,前期震荡位置是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策略上仍建议逢低买入为主。同时继续关注风险点销售的变动,剩下的只需要等待天气或者广西产量预期进一步下调等风向事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