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5 月中下旬以来,国储临储拍卖成交略有好转,但玉米(2453, -10.00, -0.41%)进口增加、港口库存高企、替代品进口增加以及下游养殖业低迷,饲料需求不振,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呈现“普降”格局。 一、 谷物市场 5 月份行情回顾 进入 5 月份,国内玉米临储收购结束,市场进入临储拍卖交易阶段;受国内下游需求低迷影响,玉米临储拍卖遇冷,国内玉米期货市场价格整体呈震荡下跌态势。现货市场上,随着临储玉米收购临近尾声,临储抛储及下游消费低迷影响,价格振荡走低。玉米淀粉方面,前期淀粉价格走高,淀粉加工利润较高,企业开工率高,市场供应增加,致使淀粉价格振荡下跌。强麦市场因 2012 年前所产政策性小麦已基本消化完毕,对新麦冲击较少,以及小麦进口量下降影响,期价振荡上涨。稻谷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当月依然表现较为平稳。 ![]() 二、 影响因素分析 (一)、玉米及下游淀粉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1、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略有好转,后期成交有望继续增长 5 月 21-5 月 22 日,辽宁、内蒙和吉林计划销售 195.64 万吨,成交 32.02 万吨吨,成交率 16.36%,成交区间 2150-2400 元/吨,以二等、三等粮源居多,成交率与上周相当。黑龙江计划销售 254.07 万吨,实际成交 27.35 万吨,成交率 10.76%,成交均价 2178 元/吨。其中,2011 年二等、三等粮源,2012 年四等粮源 2013 年二等、三等粮源成交率达到 10%以上,且存在 10-140 元/吨不等的溢价成交。另外,5 月 21 日,我国临储继续拍卖美国 2 号黄玉米:计划销售 29975 吨,实际成交 5077 吨,成交率 16.94%,成交均价 2300 元/吨。 5 月开始我国结束玉米临储收储,进入临储拍卖阶段,由于临储玉米库存庞大,近来东北各省区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玉米深加工企业积极参加竞拍。后期来看,随着商业库存逐渐消耗,企业对临储玉米依赖性增强,临储玉米成交数量有望继续增长。 2、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港口库存高企 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4 月份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 14 万吨,较上月增长 178%。另外,由于今年年初中国玉米进口配额拍卖结束后,下游用粮企业大量买船乌克兰玉米近 200 万吨的船期均为二季度,预计今年 5 月下旬开始至 8 月份中国将迎来乌克兰玉米到货小高峰。 港口库存方面,截至 5 月 25 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 404.7 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其中北良、大窑湾、锦州及鲅鱼圈港口库存分别为 53 吨、12.7 万吨、141 万吨和 198 万吨。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 19 万吨,比上周五增加 2.6 万吨,外贸库存 13.5 万吨,比上周减少 0.4 万吨,合计 32.5万吨,比上周增加 2.2 万吨。 另外,玉米替代品高粱的进口量也大幅增加。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 年 4 月份我国进口高粱为99.60 万吨,环比增长 8%,同比增长 89.89%。2014/15 年度迄今为止累计进口高粱达 533 万吨,同比增长 261.26%。预计 5-7 月进口总量能达 260 万吨。 3、生猪存栏下降,下游需求延续低迷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 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 9.71%;能繁母猪存栏同、环比分别下跌 14.9%和 1.7%。母猪存栏环比下降幅度正在缩减,预计本轮全国能繁母猪淘汰将步入尾声,也意味着后期生猪存栏低点将出现在 3-4 季度,因此短期内下游需求仍为能改观,市场仍旧承压。 4、淀粉行业开工明显回升,库存明显增加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消息;由于前期淀粉加工利润良好,淀粉行业开工率明显回升,目前已达到 70%的较高水平。淀粉库存明显增加,而终端需求有限,加之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地区均有深加工玉米补贴政策,能够较好控制成本,即使后期原料玉米成本上涨,淀粉行业开工率如果不降,淀粉价格仍将弱势运行。 综上所述,尽管临储玉米市场拍卖成交率有所好转。当然,考虑到目前饲料企业、中间商库存尚需一定时间消耗,5 月下旬开始进口乌克兰玉米大批抵港,必然对国产玉米消费量形成冲击,且国产玉米价格高企,部分部分规模饲料企业、深加工企业可能进口调整配方,增加高粱和进口玉米的使用。因此,临储玉米库存之困的解决难度依旧较大,国内玉米市场可能继续回落。 (二)、小麦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