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资讯 >

稳字当头 宏观调控有力有度有效

时间:2016-10-29 17:1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深化改革,才能攻坚克难;保持定力,方能勇毅笃行。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亮点闪现,积极因素不断增强,一些持续回落的关键经济指标呈现反转向好

   深化改革,才能攻坚克难;保持定力,方能勇毅笃行。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亮点闪现,积极因素不断增强,一些持续回落的关键经济指标呈现反转向好态势。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表明,中央持之以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正显现积极成效——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正稳步提升。

   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上看,还是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表现看,6.7%的增速都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数字,中国经济依然是国际舞台上令人刮目相看的“优等生”。

   不过,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在加大,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犹存,中国经济发展仍将面临来自多方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需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继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发展预期,进一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国经济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发力

   稳增长成效初显

   9月9日,在历经12天长途跋涉后,我国首条以阿富汗为目的地的“中亚班列”顺利抵达终点海拉顿。

   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南亚国家首个具体实施的项目,中阿班列的开通运行,不仅打开了一条中国连接中西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新通道,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贸易商机和市场空间。

   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不仅如此,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迈向纵深、长江经济带发展步入实质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企稳的态势更趋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三大战略的实施推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经济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上述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有望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持久的推动作用。

   从数据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已有所改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以及区域发展协调上均呈现向好态势,服务业及内需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拉动与支撑更为强劲,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势头迅猛,经济发展更趋协调稳健。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推进去产能、去杠杆等结构性改革任务中,我国就业面并无显著下滑,经济发展也未出现所谓的“失速”,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侧,无论是GDP增速还是就业、物价、消费等核心指标,总体均运行在合理区间,一些关键指标还好于市场预期。

   发展变化的背后,是决策层基于对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对于稳增长还不能掉以轻心,宏观调控尤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保持定力

   转型升级不松劲

   53岁的许国庆,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今年初,他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小钢厂,在辽宁老家做起了观光农业。国庆黄金周期间,观光园人气“爆棚”,让许国庆体会到了转型的甜头。

   许国庆坦言,之所以下决心关掉钢厂,一方面是钢材生意越来越难做,一方面政府在资金、政策上也对转型升级有扶持,“过去的几个生意伙伴,现在都在准备转行”。

   去产能是我国经济工作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的首要任务,而钢铁、煤炭又是去产能任务的重中之重。在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的共同努力下,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得到明显缓解。

   然而,近一时期,钢铁、煤炭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势头,尤其是煤炭价格的“过山车”,使得供需矛盾再次凸显。对此,有关部门启动响应预案,统筹去产能和稳定供应关系,两次启动安全高效产能释放,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供应结构性偏紧问题,确保了供需形势的平稳。

   同为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的“去杠杆”,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作为一把“双刃剑”,去杠杆如用力过度同样也会伤及自身,引起经济收缩。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明确表示,去杠杆绝不搞“一刀切”,要在科学统筹和综合施策中,妥善平衡好与稳增长的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