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稻强米弱”持续发酵,以致不少事涉公众“舌尖上安全”的大米加工企业,连喊遭遇“寒冬”,且难以为继的呼声持续不断……反观一些拥有优质稻米品牌的企业却仍然逆势上扬。 事实上,那些喊“难”的米企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大都是一般水平、普通档次才举步维艰。正当我国逐步推行粮食目标价格政策之际,一门心思指望政府尽快出台政策帮助米企度过目前“稻强米弱”的“寒冬”并不可取。 因此,对于自认为“寒冬”侵袭的米企来说,求人不如求己。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品牌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制定并实施品牌战略,紧紧以培育过硬大米品牌为着力点,提升企业创利水平。 以战略定位提升品牌建设理念 也许都知道,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只有在市场上占到了主导地位,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成为市场的主导,就必须有一个自主品牌,就未必都有清醒的认识。应当说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中,品牌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质量和信誉的根本保证,其自身已经具有极强的创利能力,不少米企就是没有过硬的品牌才败下阵来的。 正因为如此,米企要提高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品牌战略并围绕做大做强做响品牌,精心打造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优质大米并创出自身特色,在建立健全当地产品销售网络、不断扩展品牌区域影响力的同时,坚持以树立全国粮食知名品牌作为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直销店和经销商等,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真正做到品牌战略市场定位明确,符合消费需求,有别于竞争对手,成功实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取得“叫好又叫座”的成果。 以品牌创立提升产品市场形象 实施积极的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利用一切有利途径、有效方式不断向市场推出自身品牌形象:一是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把质量关。坚持以质量作为品牌的基础和关键,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同时将品牌建设有机地融入进去,通过执行严格的产品质量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安全。 二是重视产品形象宣传。现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米好还得靠吆喝。在打造自主品牌的前期,应充分利用广告、媒体和参加各类会展等方式宣传自己的品牌,同时通过设立专卖店、挺进大型超市等形式,不断提升品牌渗透和网络建设等。 三是以营销引导品牌建设。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把消费者满不满意、放不放心作为进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根本取向,形成严格的品牌保障体系。 四是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意识。创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依靠提高专业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理念、创新的经营模式以不断开发新品种及新加工技术,培育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从而增加品牌内涵,适应变化的市场,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确保品牌影响力度、范围稳步提升。 以订单收购提升品牌质量基础 大米加工作为特定行业,必须针对市场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通过与农户结合成利益攸关的共同体的方式,共同抵御风险以提高企业和农户在市场低迷时期的抗风险能力,才能保证优质粮源,这是提升品牌品质的基础。就此须着力推行两条策略:一是大力发展订单粮食。打造骨干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优质稻种植基地,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协商合理的收购价格,确定合同收购底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从源头有效地保证大米生产所需的优质原粮。 二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签订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权责关系。在订单签订以后,定期对订单农户的种植情况进行跟踪指导、诚信履约,强化企业与农户双方的合作意识,规范农户在种植期间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等,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以标准化生产提升品牌科技含量 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是正比的关系。因此大米加工经营企业必须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同时,通过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品牌科技含量,逐步建立健全品牌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推行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这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再通过加大对加工设备的投入,改造升级贮藏、保鲜、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改善加工设施装备条件达到两个高度:一是实现规模化生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通过建立产品生产基地、农户良种补贴、生产技术指导、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资金扶持等。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模式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快速扩大企业规模。 二是实现科技进步。企业发展出路在科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龙头企业将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发展中要注重对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的储备,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打造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产品开发团队,持续开发主打品牌,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理所当然,培育过硬品牌无疑需要付诸非一朝一夕的努力过程,这就要求米企既不能做急功近利的“追星族”,也不能因为面临一点困难就“猴子掰包谷”,掰一个扔一个,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打造品牌,才能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淡定从容抵御“稻强米弱”及其类似“寒冬”的侵袭且处变不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