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南方早稻零星上市 企业收购热情偏低

时间:2015-07-22 13:1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本周(7月13日-17日),南方产区新季早籼稻已开始零星收获上市,但收购价格大多低于2015年最低收购价。监测显示,湖南长沙早稻收购价为1.30元/斤左右,岳阳1.26~1.29元/斤左右,广东

 

 

  本周(7月13日-17日),南方产区新季早籼稻已开始零星收获上市,但收购价格大多低于2015年最低收购价。监测显示,湖南长沙早稻收购价为1.30元/斤左右,岳阳1.26~1.29元/斤左右,广东1.35元/斤,广西1.32元/斤左右。

  新产早籼稻谷已进入收获期

  7月中旬,国内稻谷主产区降水量、气温均低于正常水平。截至7月13日,国内双季稻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84%,其中,广西及湖北降水量相对偏低,仅为正常值的49%和12%;湖南、江西降水量处于正常水平。四川降水量仅为正常值的50%,云南降水量为正常值的47%。

  当前,主产区早稻正值灌浆成熟期,部分早中熟品种已进入收获期。

  目前,两个最大的早稻主产区已经开镰。由于今年早稻生长期天气总体良好,预计今年两省早稻有望丰收。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年湖南省早稻播种面积为146万公顷,产量为872万吨;江西省早稻播种面积为142万公顷,产量为842万吨,均高于上年。但由于5月以来雨水多、日照不足,今年早稻根系发育浅,根茎不健壮,江西中北部部分地区早稻出现倒伏现象,发芽、霉变或将对早稻品质有一定影响。

  新早稻开秤价多低于1.35元

  今年大部分早籼稻产区开秤价略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加工企业参与早籼稻收购的热情较低。开秤初期呈现上述特点,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国内早稻市场供应充足。

  在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激励下,今年早稻增产预期强烈。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5年我国早稻产量为3454万吨,同比增加53万吨。

  第二,进口大米进入国内市场,使得加工企业减少对早稻的采购。今年1月以来,进口大米仍然保持月均20万吨左右的进口速度。截至5月,进口量已高达101万吨。除了在中晚籼米中进行掺兑,还有部分直接进入大米工业消费领域用于加工米粉、米线等,对国内大米加工企业造成不小影响,抑制了部分国内早籼米的消费需求,导致加工企业采购早稻的积极性降低。

  第三,早籼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疲软,使得早籼稻市场流转速度降低。

  一方面,国内加工企业迫于经营成本压力,增加进口大米使用,减少了国内籼稻米的采购;另一方面,粮库顺价轮出稻谷难度增加,采购新季稻谷的资金和库容面临挑战。

  年初国家已经公布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且按照往年惯例,若收购价格持续偏低,预计最低收购价预案将会适时启动,届时国内籼稻米市场价格将受到一定支撑。

  粳籼稻米市场价差维持稳定

  监测显示,7月16日,黑龙江虎林粳稻粮库收购价为3200元/吨,湖南长沙晚籼稻收购价为2800元/吨,两地价差为400元/吨。与此同时,黑龙江虎林粳米出厂价为4400元/吨,湖南长沙晚籼米出厂价为4020元/吨,两地价差380元/吨,与上周持平。

  7月,稻米市场仍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价格稳定,主产区大米外销量降低,这也使得大米加工企业停产检修的数量较前期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加工企业采购原粮的主要来源均为粮库轮换和政策性拍卖。受市场需求偏低的影响,企业开工积极性不高。

  粳稻市场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态势。而近期全国气温迅速升高,各大中专院校放假,销区采购积极性较低,加工企业采购和加工稻谷的积极性随之降低,预计近期粳籼稻米价格以稳为主,价差也将维持稳定。

  销区市场南方粳米稳中上扬

  监测显示,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60~4640元/吨,长粒大米5000元/吨左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为4500~4520元/吨,东北大米4840~50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150~425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杭州地区黑龙江产圆粒大米批发价为5000元/吨左右,江苏产粳米4600元/吨左右,安徽产粳米4500元/吨左右,安徽产晚籼米4040元/吨,苏皖地区粳米价格较上周略涨40元/吨,其他品种较为稳定。

  福州市场普通江苏粳米批发价为4660元/吨,当地产晚籼米4700元/吨左右,普通东北米5240元/吨左右,与上周持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为464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3800~3900元/吨,普通晚籼米3900~4300元/吨。

  近期,国内大米市场消费需求仍较疲软,购销活跃度较低,价格走势维持6月以来的格局,但南方粳米价格受成本支撑小幅走高。6~7月,同是小麦主产区的苏皖地区农户和经销商忙于收购新季小麦,粳稻出售量减少,加上目前余粮水分、质量相对较好,对价格有较强支撑。后期在国内稻米成本、需求均不出现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大米市场仍将以稳为主。

  新年度全球大米供需偏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