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需求推动国产大豆销售导致价格维持稳中趋弱运行;由于巴西罢工问题未解决及节后可能备货,豆粕短线延续震荡反弹,但是供需矛盾可能再度恢复,加上全球大豆供应宽松格局未改,豆粕回调压力将逐渐加大,后市上涨空间有限;外需求疲软,构成豆油上涨阻力,预计后市豆油反弹走势趋弱,可能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中线仍以振荡筑底为主。 一、市场行情回顾 (一)期货市场回顾 就2015年2月期货盘面表现来看,美豆出口需求表现良好,数据利好对CBOT大豆市场形成支撑,不过随着南美大豆进入收割期,市场对未来供应宽松预期限制了期价的上涨幅度,2月美豆期价从低位小幅反弹;美豆粕月初延续低位振荡走势,随后因需求强劲而形成一小波涨势;美豆油则跟随美原油走势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截止2月27日,美黄豆5月合约月涨幅6.61%左右;美豆粉5月合约月涨幅在5.68%附近;美豆油5月合约月涨幅在8.96%左右。 方面,由于春节长期食品企业停产、务工人员返乡等因素影响,市场走货量明显下降,价格涨跌乏力,连豆期价呈现横盘振荡走势;由于节前饲料企业备货及长期油厂陆续停机,豆粕部分油厂库存减少,对价格形成支撑,再加上外盘小幅反弹,提振豆粕期价温和上涨;在印尼政府提高三倍生物柴油补贴以及原油超跌反弹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豆油期价探低回升。截至2月26日收盘,连豆主力1505合约报4284元/吨,月下跌65元/吨,幅度为1.49%;豆粕主力1505合约报2808元/吨,月上涨107元/吨,幅度为3.96%;豆油主力1505合约报5558元/吨,月上涨210元/吨,幅度为3.93%。 (二)现货市场回顾 国产大豆现货方面,2月因春节长期食品企业停产、务工人员返乡,导致市场走货量明显下降,价格涨跌乏力,贸易类型主体采购态度相对谨慎。截至2月10日,5个主产省国有企业大豆收购量仅13.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64万吨。截至2月25日,主产区平均收购价为4225元/吨,较上月末下跌40元/吨。 进口大豆现货方面,2015年1月进口大豆688万吨,同比增加16.2%,尽管低于2014年12月进口量,但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油厂开机率因长期而下滑,进口大豆库存大致在520-550万吨之间,供需略显偏松,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延续下滑趋势,截至月底大致在3180元/吨附近,较上月末略微下降。 豆粕现货方面,2月上旬饲料企业为春节期间备货,加大豆粕采购,而油厂长假前开机率显着下降,油厂库存减少,使得豆粕现货价格表现坚挺,不过禽猪存栏不及往年,后市豆粕饲料需求不容乐观。截至月末,产区油厂CP43豆粕均价为3067元/吨。 豆油现货方面,春节前油厂备货行情结束,现货市场交投趋于平淡,豆油库存下滑趋势放慢,不过因前期库存明显消化,供应压力明显改善,现货价格维持相对稳定,2月份四级豆油现货价格大致在5550-5700元/吨区间内运行。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焦点转向南美,美盘反弹空间受限 从美国农业部(以下简称:USDA)具体预估数值来看,由于1月天气炎热干燥因素影响,USDA2月报告环比下调巴西大豆产量100万吨至9550万吨,与此同时阿根廷上调100万吨至5600万吨,抵消了巴西产量下调产生的影响,南美大豆维持丰产前景。另外,USDA将美国大豆年末库存调低6个百分点至3.85亿蒲式耳,全球大豆年末库存随之小幅减少152万吨至8926万吨,尽管数值下调,但仍远远高于去年6625万吨。由此可知,全球大豆供应宽松格局仍未改变,令CBOT大豆期价中线承压,限制其反弹空间。 市场焦点转向南美市场,关注大豆上市节奏。1月巴西天气异常导致大部分预测机构调降产量,但产量预估普遍仍为创纪录数值,降雨天气导致收割进度放慢,截至2月底,该国收割率为20%,落后于去年同期的30%。南美另一大豆主产国的阿根廷近两个月主产区天气表现良好,利于作物生长,促进单产提高,从而加强市场对该国大豆产量的增产预期。3月份随着巴西大豆收获活动进一步开展以及阿根廷早播大豆开始收割,未来两三个月南美大豆陆续上市。其造成的中期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剧与美国大豆的出口竞争,由于市场能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南美大豆,因此美国大豆的需求季节性放缓,削弱需求带来的支撑;另一方面,在收割上市期间,市场对南美丰产预期转变成实质性供应增加,使得大豆进口成本下降,令大豆市场整体承压,当然,南美上市节奏是影响未来三四个月全球整体供应情况的关键,后市需持续关注。从往年来看,南美运输出现罢工屡见不鲜,会对大豆市场构成间歇性支撑,从2月下旬的巴西罢工活动可见一斑。2月18日巴西卡车司机开始了抗议燃料价格高企的活动,的柴油以及原材料供应受到干扰,该国大豆收获及出口面临威胁,消息提振美国大豆及豆粕市场延续震荡反弹走势。活动进行至第六日巴西全国劳工联盟CUT介入罢工,建议卡车司机以及运输企业暂停罢工的提议并没有马上奏效,不过预计协议短期内可能达成,届时消息利好出尽,盘面走势回归原本基本面。 (二)美豆需求劲头难以延续,播种面积需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