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江西新余农户存粮专项调查报告

时间:2015-05-04 15:1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通过选取 江西 新余渝水区几个产粮乡镇 30 户农户开展 2015 年 4 月底存粮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普遍存粮不多,即使在昔日所谓的青黄不接的 4 、 5 月份,所存 稻谷 也比较有限,多数农

通过选取江西新余渝水区几个产粮乡镇30户农户开展20154月底存粮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普遍存粮不多,即使在昔日所谓的青黄不接的45月份,所存稻谷也比较有限,多数农户口粮接不上新早谷上市,有的甚至不存谷。这与多年前家家户户囤谷防饥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保护价高,农民收获的稻谷能售尽售。2013年国家最低保护价早谷132/百斤,晚谷135/百斤,价格均比市场价高;2014年价格更高,早谷最低保护价135/百斤,晚谷138/百斤,即便扣水除杂,在家门口不费车不费工不费劲也可卖到128/百斤左右,与偏低的大米价格相比,农民情愿卖光稻谷买米吃也更划算。这是农民不愿留存原粮的根本原因。

调查30户农户涉及家庭人口127人,常住人口110人。通过计算得知,30户农户早谷出售量与早谷产量比为97.85%,早谷留存量与早谷产量比为0.09%,就是说截止4月底,农户所产早谷基本上都出售空了,所留极少。个别农户留个百十来斤都是用于喂鸡喂鸭,而非用于口粮食用。

晚谷留存稍多。30户农户晚谷出售量与晚谷产量比为89.05%,晚谷库存量与晚谷产量比为5.54%,所留晚谷主要是用于口粮食用。

2、卖谷买米,性价比高,口感更好。以前传统上的农民留粮主要是防饥荒,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现在国泰民安,生活富裕,市场供应充足,农民在追求吃饱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口感和品质。晚籼米特别是长粒形优质晚米品象好,完善粒高,口感爽滑,价格还较实惠,所以在乡镇也很受农民欢迎。南安乡的龚什芽就说:“年年出新粮,还存粮做什么哟,街上卖的米又好看又好吃,不像自家碾的米碎米多,不愿多留谷。”他家到4月底预计还有45担晚谷,他后悔留多了一点,准备有粮贩上门收就卖掉一些,干脆买米吃。

现在市面上普通早米零售价为2/斤,普通晚米也是2/斤左右,价格稍高的优质晚米一般在2.3-2.5/斤,农民大都能接受。农民刘斌华顺口就算了一笔账:100斤晚谷按卖给粮贩的价格130元算,自己挑去碾米,得米65斤,每斤米合到2元,还要出加工费,还费劲,加出来的米与大机器加工的米相比又碎又有杂质,不合算。原先还指望加工的副产品细糠可以喂猪养牛,现在家庭散养牲畜的已不多,用不上。

3、仓储条件有限,稻谷保管不易。农民存谷一般用瓷缸用篾囤用大木桶等大件家什,也有的是晒好了用编织袋一装堆放在一起,密封性差,易遭虫鼠侵害,特别是江南的梅雨季节,稻谷很容易返潮霉变,给农民造成损失。

现在农村种田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好多住的又是楼房,要把留存的谷子搬进扛出,装缸封囤还真非易事,所以也不敢多留谷子。

龚什芽的话说得在理,他说:早谷不好吃,晚谷不好晒,要米随便买,不用多留谷。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