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终端市场“量价”疲软,在国内麦市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国内麦价整体延续弱势运行,面麦价差有所拉大,国家临储小麦成交延续低迷态势;受供需格局宽松加之天气忧虑减退,国际小麦价格大幅走低,使得内外麦价价差再次拉大。
一、 陈麦价格弱势震荡 面麦价差有所拉大
当前国内麦市“供增需弱”挤压麦价空间;继江苏、安徽及湖北地区投放2014年产临储小麦,4月28日河南地区投放2014年产临储小麦,国标三等麦拍卖底价上提30元/吨至2460元/吨,2014年产临储小麦拍卖底价的上提抬高了国内麦价的底部重心,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用粮企业的采购积极性。从河南市场成交情况来看,2014年产混合麦计划销售202803吨,实际成交44002吨,成交率21.70%,最高价2540元/吨,最低价2460元/吨,成交均价2501元/吨;这反映出市场主体对麦价的认可度不高。截至4月底,江苏地区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靖江安宁港海轮平舱价2500-2530元/吨左右,普通白小麦安宁港海轮平舱价报2500-2530元/吨;安徽蚌埠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49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65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80元/吨。国内优质麦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其中山东济宁地区济南17收购价2870元/吨,河南延津地区郑麦366收购价288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18收购价2900元/吨。截至4月底,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价差800-810元/吨,较月初的770-780元/吨,价差有所拉大。截至4月30日,国内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505合约期价报收于2540元/吨,较4月24日的2540元/吨,持平,期间最高价2549元/吨,最低价2518元/吨,波动幅度收窄。
二、国际麦价大幅走低 内外麦价价差拉大
近期国际小麦在全球供应充裕以及北半球很多地区冬小麦生长状况改善等利空因素拖累下,其市场行情大幅走低,美元走软提供一定支撑。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2015/1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估下调400万吨至7.05亿吨,年末库存量自上年度的1.99亿吨下降至1.94亿吨。欧盟谷物监测机构将欧盟产量最高的谷物软小麦单产由上个月的每公顷5.79吨上调至每公顷5.89吨;这较去年的单产低3.0%,但较五年均值高3.7%。农业市场分析机构SovEcon称,因国内供应充足且政府限制出口,俄罗斯小麦价格仍在下滑,4月24日当周三级制粉小麦平均价格下跌200卢布至每吨9250卢布,包括增值税。据法国《农业时事》援引法国政府的数据显示,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份,法国出口小麦(不包括杜伦麦)990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1080万吨。降雨提振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小麦单产前景,供应商降价促销小麦,吸引买家采购新季黑海小麦。截至5月1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5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73.5美分/蒲式耳,较4月24日的488.75美分/蒲式耳,下跌15.25美分/蒲式耳,跌幅3.12%,期间最高价502.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64美分/蒲式耳。截至4月底,5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16.2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84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670元/吨。相比之下,广州地区2014年江苏产中等普通白小麦到港报价2620元/吨;厦门地区2014年江苏产中等普通白小麦到港报价2600元/吨左右。
三、抛储影响作用渐显 国内玉米期现价弱势运行
截至4月25日国内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总量在8279.38万吨左右,其中吉林2451万吨,黑龙江3587万吨,辽宁906万吨,内蒙1273万吨;收购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497.38万吨。受国家临储玉米投放市场,加之替代供应增加及需求低迷等利空因素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近期弱势运行;5月7日至8日,东北临储玉米投放量299.8万吨。今年一季度国内高粱、大麦以及DDGS三大品种合计进口量532万吨,同比增长85%。近期黑龙江已出台省内加工企业参与政策性粮食拍卖的补贴政策,每吨玉米补贴高达200元/吨,吉林可能也将出台类似政策,这可能导致拍卖粮的到厂成本低于当前市场价格。截至4月底,北方锦州港玉米平舱价2390-2410元/吨;广东港东北散玉米成交价2450-2470元/吨;至4月24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数量39.1万吨,外贸库存数量14.7万吨,合计53.8万吨。截至4月3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509合约期价报收于2500元/吨,较4月24日的2503元/吨,下跌3元/吨,跌幅0.12%,期间最高价2509元/吨,最低价2470元/吨。截至4月底,国内三等白小麦均价仍比二等黄玉米均价高200-210元/吨,价差较上月同期的220-230元/吨,有所缩窄;但小麦饲用替代不具备成本优势。
四、陈麦价格弱势接新 关注天气对新小麦影响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4月27日,全国各类农作物已完成春播计划的43%,进度同比持平;其中,粮食已完成37%。目前再有不足一个月时间,国内主产区新小麦将由南至北陆续收获上市,市场主体对陈小麦的购销兴趣将逐步转移到新小麦收购市场,新小麦上市前国内陈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将延续弱势震荡格局,下跌空间不大;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的上提抬高了国内麦价的底部重心,对麦价底部形成坚实的支撑;这也或将提高用粮企业参与收购新小麦的积极性。由于国内小麦、稻谷以及玉米政策性粮源库存数量高企,仓容紧张或将制约后期主产区新小麦的国储收购。建议后期密切关注国内主产区新小麦产质量情况以及粮食企业仓容准备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