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上提影响,用粮企业参与拍卖积极性不高,国内麦市购销延续清淡格局;国际小麦则在多空影响因素博弈影响下,其市场行情走势探底回升。
一、新麦整体长势良好 陈麦购销延续清淡
4月份国内北方冬麦区墒情良好,大部时段光温适宜,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春耕春播;江淮、江汉、江南大部上旬连阴雨、倒春寒和强降水天气影响农业生产;中下旬气象条件转好,利于冬小麦生长以及春播作物播种出苗。预计5月份,北方冬麦区大部水热条件总体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但华北东部、黄淮东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情,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春播作物生长将略有影响。当前国内粮源供给主要以临储小麦为主,市场主体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新麦收购准备工作,陈麦市场购销延续清淡格局,麦价整体弱势运行。截至5月上旬,江苏地区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靖江安宁港海轮平舱价2500-2515元/吨左右,普通白小麦安宁港海轮平舱价报2500-2520元/吨;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367.2元/吨,出库均价2411.4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6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80元/吨。
二、提价抑制临储麦成交 强麦期价低位反弹
近期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周度成交量基本保持平稳,2014年产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上提使得用粮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加,抑制其采购积极性。因河南地区投放2014年产临储小麦,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投放量有所增加。5月5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粮源投放数量118.833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23.6514万吨,平均成交率19.90%;成交均价2484元/吨。从各区域成交情况来看,安徽实际成交7.0225万吨,较上期下降3.5013万吨;江苏实际成交8.0324万吨,下降2.0659万吨;河南实际成交4.9817万吨,下降0.7342万吨。截至2015年5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为1925-2025万吨,剩余库存数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其中江苏地区322.4万吨,安徽地区555.6万吨,河南地区961.1万吨,湖北地区147.3万吨。国内强麦期货价格低位反弹;截至5月8日,国内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509合约期价报收于2606元/吨,较4月30日的2596元/吨,上涨 10元/吨,涨幅0.39%,期间最高价2618元/吨,最低价2582元/吨。
三、多空因素博弈激烈 国际麦价探底反弹
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发布的5月份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冬小麦产量预计为14.86亿蒲式耳,高于早先预测的13.78亿蒲式耳,比上年的13.77亿蒲式耳增长约8%。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库存数据显示,至2015年3月31日,加拿大所有小麦(包括杜伦麦)库存为1673.4万吨,比2014年同期的2234.6万吨减少25.1%,不过这仍然是过去10年来的第四个库存高点。欧盟委员会近日上调今年软小麦产量预估至1.416亿吨,上个月预估为1.411亿吨;下调2015/16年度软小麦年末库存预估至1500万吨,此前预估为1620万吨。美国小麦质量委员会发布的堪萨斯州年度作物巡查预计堪萨斯州小麦单产为每英亩35.9蒲式耳,低于五年均值40.3。受多空因素博弈激烈影响,美麦期价探底反弹;截至5月8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82.5美分/蒲式耳,较5月1日的473.5美分/蒲式耳,上涨9美分/蒲式耳,涨幅1.90%,期间最高价484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60.75美分/蒲式耳。截至5月8日,5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20.3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872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680元/吨。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4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273万吨;1-4月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964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682万吨,同比增加41.4%。
四、新麦上市时点临近 市场缺乏明显亮点
当前距离国内主产区新小麦上市时点仅有2周左右时间,陈小麦在总量供给充裕且价格相较新小麦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其缺乏上行动力。相关机构预计,2015/16年度中国小麦产量为1.27亿吨,比上年提高0.9%;小麦消费量为1.185亿吨,同比降低3.3%。在国内麦市缺乏明显亮点的情况下,麦价整体仍围绕拍卖底价运行,用粮主体采购维持基本用量,将焦点转向具备成本优势的新小麦采购。预计后期在主产区新小麦托市收购以及国家临储小麦持续投放并行的格局下,国内麦价或将处于新小麦收购底价与2014年产临储麦拍卖底价所形成的价格区间内波动。关注近期天气因素对国内主产区新小麦产质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