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麦成交“量跌价升” 美农报告利空施压国际麦价
时间:2015-05-19 14:5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次
受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上提影响,国家临储麦成交呈现量跌价升格局,成交量处于2015年以来的新低,成交均价则创年内新高。美农业部供需报告上调全球小麦库存预估,制约
|
受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上提影响,国家临储麦成交呈现“量跌价升”格局,成交量处于2015年以来的新低,成交均价则创年内新高。美农业部供需报告上调全球小麦库存预估,制约国际麦价后期整体走势。 一、新麦丰产预期强烈 陈麦购销延续清淡 截至5月中旬,北方冬麦区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南方冬麦区大部处于开花至乳熟期,西南地区部分冬小麦处于成熟收获期;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抽穗开花和灌浆。虽局部地区遭遇不利天气,新麦产质量有所影响,但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小麦丰产预期较为强烈。当前新麦生长处于产量形成与质量的关键期,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国内麦价整体弱势平稳运行,购销较为清淡。截至5月中旬,江苏地区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靖江安宁港海轮平舱价2510-2520元/吨左右,普通白小麦安宁港海轮平舱价报2500-2530元/吨;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381.8元/吨,出库均价2418.6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6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60元/吨。 二、临储麦成交“量跌价升” 小麦期价明显走高 受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上提影响,近期国家临储小麦整体成交情况呈现“量跌价升”格局,用粮主体粮源采购积极性不高。5月12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为116.4684万吨,实际成交数量为18.8414万吨,平均成交率16.18%;成交均价2487.93元/吨;成交数量处于年内低位,成交均价则创年内新高。相比之下,5月5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粮源投放数量118.833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23.6514万吨,平均成交率19.90%;成交均价2484元/吨。截至5月15日,国内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509合约期价报收于2668元/吨,较5月8日的2606元/吨,上涨62元/吨,涨幅2.38%,期间最高价2676元/吨,最低价2601元/吨。 三、美农报告上提库存预估 空头回补推升美麦期价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5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15/16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2.03317亿吨,较2014/15年增长240万吨;2014/15年度全球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2.00971亿吨,4月预估为1.9721亿吨;其中美国2015/16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7.93亿蒲式耳;2014/15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7.09亿蒲式耳,4月预估为6.84亿蒲式耳。中国2015/16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120万吨;2014/15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150万吨,4月预估为150万吨。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参赞报告显示,印度有可能重新成为小麦净进口国,因为“前所未有的”降雨造成小麦作物严重受灾,参赞下调今年印度小麦产量预测数据为8700万吨,比早先的预测调低500万吨。因预测黑海地区的竞争力提升,战略谷物大幅削减欧盟下一年度软小麦出口预估,2015/16年度(7月起)欧盟软小麦出口量将在2860万吨,较之前预估值下修260万吨;将欧盟2015/16年度软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上调160万吨至1750万吨。美农业部供需报告上调全球小麦库存预估,制约国际麦价后期整体走势。受空头回补等因素提振,美麦期价自低位出现明显反弹。截至5月15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510.75美分/蒲式耳,较5月8日的482.5美分/蒲式耳,上涨28.25美分/蒲式耳,涨幅5.85%,期间最高价519.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71美分/蒲式耳。截至5月中旬,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27.5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16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465元/吨。 四、临储玉米成交不佳 玉米期现“近强远弱” 近期国内玉米贸易商观望态度较强;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不佳,南方港口高梁等替代品集中到港,生猪和禽类养殖均不乐观,整体上压制玉米市场价格。美国农业部公布的5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14/15年玉米期末库存预计1.925亿吨;2014/15年度美国玉米年末库存预估为18.51亿蒲式耳,4月预估为18.27亿蒲式耳。Informa预计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2.27亿吨,高于上年的2.155亿吨。5月14日-15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共投放379.8247万吨,实际成交41.6299万吨,成交率10.96%,其中2013年产玉米实际成交28.3167万吨,成交率30.39%,成交均价2342元/吨;2011、2012年产玉米成交情况不容乐观,2013年产玉米因质量优势成交相对乐观。当前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缺乏明显的上行动力,整体处于震荡格局。截至5月中旬,北方锦州港玉米平舱价2390-2420元/吨;广东港东北散玉米成交价2510-2520元/吨。国内玉米期价呈现“近强远弱”格局,截至5月15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509合约期价报收于2514元/吨,较5月8日的2496元/吨,上涨18元/吨,涨幅0.72%;玉米1601合约期价报收于2272元/吨,下跌2元/吨,跌幅0.09%。以当前小麦与玉米之间的比价水平,小麦仍难替代玉米作为饲用消费。 五、政策不给力需求缺动力 持粮待涨风险加大 在“政策不给力、需求缺动力”的情况下,小麦市场面临的“两板效应”(地板和天花板)加大了产业链上下游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和经营难度。预计今年夏粮收购期间购销主体心理博弈减弱,大量粮源或将滞留在流通市场,建议贸易严控粮食质量,控制收购成本,细化品种经营;贸易宜快进快出,以“量”为主,囤货风险较大,降低粮源存库时间。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