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中旬以来,国内市场行情整体维持稳定。南方局部新麦零星上市,陈麦价格变化不大;由于天气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郑强麦高位震荡;国家临储拍卖投放稳定,成交数量持续萎缩;受技术性买盘空头回补的带动,美麦价格触及一个月高位。 中华粮网中心监测显示,截至5月14日,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468元/吨,周比下跌16元/吨;2015年第19期全国收购价格指数141.5,周比下跌0.75%。 另据相关监机构测显示,截至5月15日的一周,周初监测均价2520.33元/吨,周末监测均价2520.67元/吨,微涨0.01%。 由于今年新麦增产预期较强,加之陈麦价格稳中偏弱,因此市场对今年新麦收购价格高开的预期不大,多数认为托市收购启动的可能性较高。 局部新麦零星上市,陈麦价格维持稳定 有消息称,近日部分地区新麦已陆续收割,局部已零星上市,收购价格在0.9-1.1元/斤左右。由于是新麦刚刚上市,数量微弱,开秤价格暂没有指导意义。 陈麦市场受供给充足而需求不旺的制约,价格虽稳中显得偏弱,但整体行情亦基本稳定。5月14日,石家庄地区进厂价为2500元/吨,济南地区进厂价为2480元/吨,郑州地区进厂价为2460元/吨,宿州地区进厂价为2420元/吨,徐州地区进厂价为2460元/吨。 南方港口到港报价维持稳定。目前地区各港口2014年产普通红到港价报价在2600-2630元/吨左右,优质白9023港口报价2650-2680元/吨左右;福州港口2014年产普通红到港价报2600-2630元/吨左右,优质白到港口报价2640-2680元/吨。 近日各地比价保持整体平稳。截止5月14日,济南地区比价为1.07;宿州地区比价为1.1;郑州地区比价为1.14;广州地区比价为1.06。目前各地价差保持在140-310元/吨左右。以当前比价水平,仍难替代作为饲用消费。 天气因素依然存在,强麦期价高位震荡 上周,郑强麦仓量缩减,盘面继续延续高位震荡格局。主力合约WH1509开盘价2604元/吨,最高价2676元/吨,最低价2601元/吨,周五收于2668元/吨,周比上涨62元/吨。持仓536手,周比减少116手;成交量612手,周比减少42手。 从基本面看,国内市场行情依旧维持弱势稳定,价格波动不明显,现货市场供强需弱的市场格局未变。就新麦来看,虽然市场今年丰收预期正在逐渐达成共识,但天气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后期20天的天气变化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技术面看,本周强麦1509合约期价高位运行,5月15日终日收光头长阳线,但仓量并不匹配,说明市场的观望心态较强。行业人士预计,由于后期将迎来新麦的收获与上市期,市场对天气敏感度较高,强麦期价维持高位震荡的几率仍然较大,建议投资者谨慎持单,以短线交易或观望为宜。 市场需求步入淡季,麸皮价格稳定 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市场逐步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近日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不高,制粉企业销售状况一般,由于开机率偏低,企业大多维持出厂价格稳定。 当前,石家庄特一粉出厂价为3140元/吨,济南特一粉出厂价为3140元/吨,郑州特一粉出厂价为3120元/吨,徐州特一粉出厂价为3080元/吨,宿州特一粉出厂价为3080元/吨左右,与上周持平。销区杭州市场特一批发价格为3.44元/公斤,特二批发价格为3.16元/公斤,均与4月30日持平。 主产区各地麸皮价格整体稳定。石家庄地区麸皮出厂价1230元/吨,济南地区麸皮出厂价1210元/吨,郑州地区麸皮出厂价1210元/吨,宿州地区麸皮出厂价1340元/吨,徐州地区麸皮出厂价1340元/吨。 由于、及麸皮价格基本稳定,近日制粉企业加工利润变化不大。监测显示,5月15日,郑州中等白麦采购成本2560元/吨左右,特一粉出厂价3120元/吨,麸皮价格1250元/吨左右,加工每吨费用200元,理论利润预估为-86元/吨。 临储拍卖投放稳定,成交数量持续萎缩 5月12日,国家举行第409批最低收购价竞价交易会。和两交易市场共投放政策性116.47万吨,实际成交21.86万吨,周比减少1.79万吨;成交率18.77 %,周比回落1.13个百分点。 分市场看,市场成交量和成交率为为4.21万吨和12.53%,比上周减少0.77万吨和2.2个百分点。2014年产成交4.2万吨和20.59%,比上周减少0.09万吨和1.4个百分点;2013年产成交0.01万吨和0.08%,比上周减少0.68万吨和4.8个百分点。 市场临时储存成交量和成交率为14.63万吨和17.65%,比上周减少4.03万吨和4.3个百分点。其中,省成交6.24万吨和24.89%,比上周减少0.78万吨和3.4个百分点;省成交6.36万吨和21.12%,比上周减少1.68和5.3个百分点;省成交1.11万吨和4.14%,比上周减少1.78万吨和5.9个百分点。 5月13日,国家临储进口拍卖计划销售存储于、的2013年美2号软红冬麦29908吨,成交639吨,成交价2550元/吨。 进入5月份以来,国家临储成交持续萎缩,市场最低价收购成交量和成交率连续三周下降,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供给充足而需求不旺,制粉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 截至5月上旬,、、和4省的2013年产政策性竞价销售剩余量为23.58万吨,其中省为2.54万吨,省为7.52万吨,省为13.52万吨。上述4省的2014年产政策性竞价销售累计成交588.28万吨,剩余量仍然很大。 新麦高开预期不高,托市启动几率增大 2015年国家对最低收购价停止上调,继续维持在2360 元/吨的水平。再加之今年新麦增产预期较强及陈麦价格稳中偏弱,市场预计新麦收购高开的几率不大,但托市收购启动的预期增强。 国家统计局预计,2015年全国总播种面积达24232千公顷,意向种植面积增长0.7%。国家相关机构预计,2015/16年度中国产量预计为1.27亿吨,比上年提高0.9%。 按照惯例,受新粮上市压力预期的影响,市场价格往往会出现季节性的下跌。加之新水分含量高,杂质含量大,新上市价格要比陈麦低0.07-0.1元/斤。有当前陈麦价格作一比照,今年新麦收购价格高开的几率也在降低。 正是由于市场对新收购高开的预期不高,因此今年托市收购启动的可能性较大,尤其南方麦区启动的几率会更大。 、、和南部地区历来为主产区价格的低价区,当前该地区陈麦入厂价格多在1.21-1.23元/斤,考虑到新麦收购价格要比陈麦偏低的因素,今年或会如期启动托市收购。 相对于南方麦区,北方麦区启动政策收购可能要看市场的变化情况。当前主产区黄河以北地区陈入厂价格多在1.25-1.28元/斤,相较于2015年国家最低收购价来看,仍然处于相对高位。 笔者认为,按照惯例国家托市收购预案将会在5月中下旬出台,今年政策性收购启动范围大小,仍将取决于后期市场的行情变化和新麦收购初期市场的博弈程度。 技术性买盘空头回补,美麦触及一月高位 美国5月月度供需报告预计,2015/2016年度全球产量为7.1893亿吨,比2014/2015年度减少752万吨;总供给量9.19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47万吨;期末库存2.033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35万吨。预计2015/2016年度产量为5681万吨,比2014/2015年度增加168万吨;总供给为7993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65万吨;期末库存为2158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27万吨。 虽然美国报告整体对市场偏空,但受技术性买盘空头回补的带动,上周四芝加哥期交所(CBOT)跳升7%,触及一个月高位。周五尽管收低,呈现一些技术性回落,但本周整体上涨。CBOT 7月结算价报5.11美元,周内大涨29-1/2美分,或6.1%。 5月14日,7月交货的2号软红冬FOB价格为227.5美元/吨,合人民币1390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16 元/吨,比去年同期跌465元/吨。‘ 美国5月报告预计,中国2015/16年度产量预估为1.3亿吨;进口预估为12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