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需格局宽松且持粮主体腾仓收购新麦以及信贷资金还款付息等压力下,5月份国内陈小麦市场购销“量淡价弱”;国家临储麦在政策拍卖底价支撑下呈现“量跌价升”;国际小麦则在天气等阶段性利多题材提振下,其行情自近年来低位宽幅波动。 一、采购需求疲软出库压力施压 麦市购销“量淡价弱” 5月份国内面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处于年内低位水平,麸皮以及面粉走货情况不佳,经销商需求量不高,以维持市场销售渠道为主。在腾仓收购新小麦以及信贷资金还款付息等压力下,持有粮源的粮库、贸易商到处寻找买方,兜售手中粮源。国内陈小麦供需宽松加之主产区新小麦丰产预期强烈施压,麦市购销呈现“量淡价弱”格局。截至5月底,江苏地区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靖江安宁港海轮平舱价2500-2510元/吨左右,较月初下跌20-30元/吨。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373.8元/吨,下跌23.8元/吨;出库均价2414.8元/吨,下跌16.4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00元/吨,下跌65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00元/吨,下跌4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中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20元/吨,下跌60元/吨。 二、拍卖底价上提抬高底部 临储麦成交“量跌价升” 4月28日河南地区投放2014年产临储小麦,国标三等小麦拍卖底价上提30元/吨至2460元/吨,2014年产临储小麦拍卖底价的上提抬高了国内麦价的底部重心,但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用粮企业的采购积极性,这也使得5月份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整体成交情况呈现“量跌价升”格局。5月份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共投放粮源数量472.7825万吨,实际成交72.4858万吨,平均成交率15.33%,周度成交均价2466-2490元/吨;相比之下4月份实际成交83.7352万吨,平均成交率23.12%,周度成交均价2449-2465元/吨。用粮企业需求不足及拍卖底价过高导致政策性库存消化慢。截至5月29日,国内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601合约期价报收于2791元/吨,较上月同期的2690元/吨,上涨101元/吨,涨幅3.75%,期间最高价2798元/吨,最低价2677元/吨。 三、阶段性利多题材提振 国际麦价低位宽幅波动 在供需格局宽松主导下,国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持续弱势运行态势,价格已处于近年来低位。主要小麦出口国之间竞争异常激烈,5月份在天气等阶段性利多题材提振下,国际小麦市场价格自低位出现宽幅波动。由于担心病虫害及暴风雨天气,分析师以及投资者对于美国冬小麦作物能否保持相对偏高的优良率持质疑态度。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5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15/16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2.03317亿吨,较2014/15年增长240万吨;2014/15年度全球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2.00971亿吨,4月预估为1.9721亿吨。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2015/16全球小麦产量预估由7.05亿吨上调至7.15亿吨,但仍低于上一季的7.21亿吨。荷兰合作银行预计今年4季度CBOT小麦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5.20美元,今年4季度巴黎小麦期货价格为每吨185欧元;认为天气担忧不太可能为小麦提供持久上涨动力。截至5月29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78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的475.5美分/蒲式耳,上涨2.5美分/蒲式耳,涨幅0.53%,期间最高价530.2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60.75美分/蒲式耳。截至5月27日,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17.8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831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403元/吨,较月初的1812元/吨,上涨19元/吨。 四、国内玉米期现价区间震荡 小麦替代难见曙光 5月份国内玉米期现货价格在下有支撑上有阻力的格局中呈现区间震荡态势。国际谷物理事会(IGC)预估2015/1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9.61亿吨,较其前一次预估高1000万吨,但仍低于上一年度的9.97亿吨。由于市场粮源见底,东北多地玉米收购有价无市,大多企业消耗库存等待临储玉米拍卖。截至5月29日,北方锦州港玉米平舱价为2430-2450元/吨,较月初上涨30-50元/吨;南方广东港散粮主流成交价格2520-2530元/吨,较月初上涨20-30元/吨。截至5月2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509合约期价报收于2470元/吨,较上月同期的2500元/吨,下跌30元/吨,跌幅1.20%,期间最高价2527元/吨,最低价2439元/吨。在进口高粱、大麦等大量替代及下游养殖需求疲软等因素制约下,饲用小麦需求明显受到挤压。受主产区新小麦低价上市影响,饲用需求或有所改观,但替代规模仍需关注新小麦与玉米之间的价差。 五、新麦陆续收获上市 6月收购或“量价”平稳 自5月下旬国内主产区新小麦陆续收获上市,新麦收购工作也相继逐步展开,收获期间“南雨北风”的异常天气或对新小麦的品质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主产区上市新小麦价格普遍低于2015年最低收购价,继江苏5月26日启动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湖北5月27日、安徽5月28日启动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托市收购启动时间早于上年。由于小麦供需格局较为宽松,粮库、粮食贸易商市场化收购积极性不高,主产区托市收购仍将成为主要的收购主体,这也使得在新小麦陆续收获上市初期,6月新小麦收购或呈现“量价”平稳格局。后期建议密切关注托市收购进度以及天气对小麦产质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