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大减 供需挤压效果明显弱化 今年国内主产区预备小麦托市收储库点4011个,仓容2922万吨,据统计截至7月25日,河南、江苏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小麦4492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443万吨。从近期主产区小麦10日新增收购进度来看,7月10日-20日新增收购量715万吨,6月30日-7月10日新增收购量859万吨,6月20日-6月30日新增收购量959万吨;主产区流通市场粮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10日收购进度呈现放缓态势。2014年国内主产区新小麦收购进度快、托市收购数量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因新小麦产量增加、需求疲软所带来的供需宽松格局。而今年托市收购数量同比下降近1000万吨;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1454万吨,其中河南620万吨,江苏485万吨,安徽288万吨,湖北30.8万吨,山东30万吨。近期国内麦价整体平稳运行为主,区域间价差狭窄制约其跨区域流通。截至7月底,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新麦收购价多在2400-2440元/吨;河南中部和东部、山东西南部新麦收购价多在2380-2420元/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中部收购价多在2320-2380元/吨。 国际麦价大幅走低 内外价差拉大 近期国际小麦在天气忧虑降温及出口需求疲软等因素拖累下,其市场行情大幅走低,内外麦价价差扩大。据埃及供应部长表示,2015/16年度埃及的小麦进口量可能不足400万吨,比上个年度减少约60万吨。据印度政府官员称,时隔八年后印度再度决定实施10%的小麦进口关税;由于国内小麦库存高企,印度高层政府官员召开会议,讨论限制进口小麦的措施。截至7月31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9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98.25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的616.75美分/蒲式耳,下跌118.5美分/蒲式耳,跌幅19.21%;美元指数报收于97.19,较月初上涨1.65%。受国际小麦大幅走低影响,小麦内外麦价价差再次拉大。截至7月29日,9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20.9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886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53元/吨。相比之下,江苏2015年产普通白小麦广州地区到港价2510元/吨;福建厦门地区到港价25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