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整体相对平稳,局部略有波动。同时,本月南方四省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对市场形成利好。此外,青黄不接时期,中籼稻与粳稻拍卖成交量价回升,但国内大米市场总体购销仍较清淡,加之大米进口量继续攀升,其价格未现大幅波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市场行情简要回顾 7月份,国内粳稻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态势。截止7月末,监测显示,虎林地区圆粒稻谷进厂价为1.60元/斤左右,大米出厂价为2.20元/斤左右,建三江地区圆粒稻谷进厂价为1.61元/斤左右,大米出厂价为2.25元/斤左右。榆树地区超级稻进厂价为1.78-1.85元/斤,普通稻谷收购价为1.57-1.62元/斤。江苏泰州地区粳稻价格为3200-3220元/吨,粳米出厂价为4260-4400元/吨;扬州地区粳米批发价为4380元/吨左右;南通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340元/吨。均与月初基本持平。 预计短期内粳稻米市场价格仍将维持当前格局。首先,市场供应来源单一且价格稳定。目前,国内大米加工企业采购稻谷基本来自于粮库和交易市场,且以政策性稻谷为主。由于政策性稻谷要遵守顺价原则,因此交易底价较为稳定。其次,加工企业大多以销定产。目前,国内大米市场处于市场消费淡季,大规模的采购较少。而加工企业大规模开工较少,不少企业通过停工检修的方式减少大米市场供应,以支撑大米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7月份,国内粳籼稻米市场价差持续稳定。截止7月末,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稻粮库收购价格为320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为2800元/吨,两地价差为400元/吨。粳籼米方面,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40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为4020元/吨,两地价差为380元/吨,与7月初持平。 近期,随着新产早稻上市,市场关注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早稻品种上,粳稻和中晚稻价格波动较小。预计短期内粳籼稻米价差也将保持稳定。首先,当前国内粳稻市场可流通粮源偏紧。由于农户手中粳稻已经耗尽,加工企业基本均从粮库采购稻谷。而当前粳米消费市场并不活跃,市场购销清淡,加工企业开工率较低。另一方面,晚籼稻米市场从去年以来一直持续疲软态势。前期,随着粮库轮换工作的开展,市场供应量增加,市场价格还呈现下滑的态势。近期市场价格基本企稳,但随着市场经过前期的博弈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7月份,销区市场南方粳米价格保持稳定。截止7月末,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60-4640元/吨,长粒大米批发价5000元/吨左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4500-4520元/吨,东北大米批发价格为4840-50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批发价格为4150-4250元/吨,持平。广州市场东北米批发价格为4640元/吨左右,普通早籼米批发价格为3800-3900元/吨,普通晚籼米批发价格为3900-4300元/吨。 目前,国内大米市场总体购销仍较清淡。预计后期随着大中院校开学,大米市场活跃程度将有所增强,但受国内稻米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的影响,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为有限。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四省启动早籼稻托市,收购标准更趋规范严格。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储粮总公司在 与前期小麦托市一样,今年早籼稻实行“一个主体、四个共同”,诚然,7月份南涝北旱导致江西、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川等7省份农田受灾380万亩,“莲花”、“灿鸿”带来强台风给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带来一定损失,辽宁因旱减产,但鉴于此时大部分早籼稻已经收获,全年早籼稻产量预计维持在上年3400万吨水平,市场供应继续宽松,早籼稻市场低开低走,并触发最低托市收购政策。记录显示,2013年、2014年我国早籼稻托市收购量分别为575万吨和419万吨,今年早籼稻收购在稻谷定级、水分检验和杂质扣除等方面严格按照收购制度办理,这有利于入库稻谷质量提高,数量是否会如托市小麦那样明显下降值得关注。 2、托市稻拍卖:青黄不接时期,中籼稻与粳稻拍卖成交量价回升。随着南方早籼稻收获上市, 3、中国大米进口量继续攀升,东盟大米出口降税竞争力提高。从海关数据来看,6月份国内大米进口量继续大幅攀升,因国内外大米价差继续高达1000元/吨以上,同时除了海关公布进口量以外还有部分越南、巴基斯坦大米通过边贸等非常规渠道进入我国。另值得一提的是,按照2004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到2015年,除泰国外,其余几个国家对出口中国大米的税率均将降至0%-5%低位,现尚按照碎米20%,精米50%征收,这意味着未来东南亚大米更具优势。 4、7月我国稻谷产区降水量较充裕。7月,我国单季稻产区降水基本与常年持平,双季稻产区降水量高于上年。截至 三、后市展望 展望8月份,鉴于中晚籼稻和粳稻在品质上与早籼稻的差异性,目前早籼稻收获上市对其冲击相对有限,且在本年度政府继续掌握稻谷供应主动权的情况下,中晚籼稻和粳稻拍卖成交量价有望维持较高水平,但上行空间继续受限于需求。同时,在我国新季临储玉米购销市场化的大趋势之下,目前稻谷和小麦已成为托市政策最后的堡垒,未来针对二者的政策转型应提前纳入考虑范畴。至少,在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压力较大,今年托市小麦收购量仅1400万吨左右,较上年下降5成,低品质小麦无法入库等迹象来看,后期中晚籼稻和粳稻托市收购能否如早籼稻这般幸运有待观察。 此外,目前,国内大米市场总体购销仍较清淡,但距离中秋、国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经销商即将进行节日备货的准备工作,预计后期随着大中院校开学、节日的临近,大米市场活跃程度将有所增强,但受国内稻米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的影响,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为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