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受人民币贬值推高进口成本的预期,前半月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出现反弹行情,但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有意外利空和以中国股市为首的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全线大幅下跌带来的系统风险,使得下半月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大幅下跌,并创年内新低,这其中棕榈油因基本面压力最大,领跌植物油市场。 股灾引发系统风险 豆油再创年内新低 8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继续在底部区域震荡运行,并见2011年2月以来熊市新低,技术面看已见底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否是熊牛转拐还需行情进一步验证。本月行情再次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国农业部意外上调新季美豆单产,加之新季美豆销售进度处于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是以中国股市为首的全球股市大幅暴跌,引发资金对系统风险的担忧;三是马盘棕榈油暴跌,同时马来和印尼汇率急剧贬值,棕榈油进口成本大幅下降,拖累国内整个植物油市场。 9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市场继续底部震荡,价格重心与8月持平或略有上移可能性较大,操作上期货建议逢低布局长线多单,现货仍以随用随购为主。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当前国内豆油商业库存在百万吨以上,而国内外豆油价格关系理顺,也增强企业进口积极性和市场对后期豆油进口量加大的预期,在国内小包装油走货量低于历史同期水平的情况下,国内豆油库存压力将凸显。二是9-10月份每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在2940-2960元之间,处于年内低位水平,原料成本对下游产品价格支撑作用减弱。三是过去一年巴西货币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已经下跌 39.3%,过去 4 年巴西货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贬值 120%。南美大豆出口国汇率下降带来竞价优势,预计仍将对美豆出口进度有所抑制,并最终反映到CBOT大豆盘面上。利多因素有:一是8月人民币大幅贬值,人民币贬值虽然有利于出口,但同时也提高了进口产品的成本。我国植物油对外依赖度达67%以上,受人民币贬值影响,国内植物油底部抬高。市场认为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预期我国油脂油料进口成本将受支撑,8月份国内豆油价格表现明显强于美盘也说明这一点。二是国内植物油价格处于十年来的低位水平,国际市场油料价格处于六年低位水平,市场认为后势向下空间已有限,资金逢低买入积极性增强。三是8月央行再次降准降息,国务院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业务发展以刺激银行放贷积极性,这都将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和流动性,利多长期大宗商品价格。 菜油价格底部明确 成本支撑相对抗跌 8月份受连豆油和连棕榈油走势影响,国内菜油期现货继续弱势震荡,价格重心下移,不过在成本支撑下,菜油价格表现明显强于豆油和棕榈油。此外,8月份菜籽主产省收购政策均明朗,其中主产省四川省粮食局下发《关于做好 2015 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省财政将对油菜籽挂牌收购价在 2.30 元/斤及以上(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 0.02 元/斤掌握)的企业,按 0.25 元/斤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由于四川有政策托底,收购价显著高于两湖地区,湖北菜籽多流入四川,从笔者调研情况来看,8月中下旬主产省湖北省已无菜籽可收,大型压榨企业收购量过万吨的仅有四家,仅有的菜籽也多在贸易商手中,今年没有传统的上市高峰期。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5 日,四川、湖北等 9 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油菜籽 122 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 189 万吨。 9月份受成本支撑和相关植物油品种走势拖累,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将继续震荡筑底,操作上期货建议观望为主,逢低布局多单,现货仍以随用随购为主。分析后势利空因素有:一是由于菜油、豆油和棕榈油内外价格关系理顺,企业进口积极性上升,下半年国内植物油进口量较上半年将明显增长,加之大豆压榨企业一直保持高开工率,国内植物油商业库存上升,抑制包括菜油在内的植物油价格。二是国内菜油和棕榈油、菜油和豆油价差均扩大,不利于后期菜油下游需求。三是市场传闻10月份将重启临储菜油拍卖,这将影响下游企业备货积极性。利多因素有:一是由于今年进口菜籽压榨收益为负,企业进口积极性下降,我国菜籽进口数量同比减少,市场预计9月份后将进一步下降,从年度来看,国内菜油供给压力不大。二是菜粕和豆粕一直处于比价劣势,再有一个多月水产养殖旺季也将过去,市场不看好四季度国内菜粕价格,菜粕价格下跌支撑菜油出厂成本。三是当前国内菜油价格已处于十年来低位水平,虽然市场传言10月有可能重启临储菜油拍卖,但5800元/吨的底价高于当前市场价,市场在未来也找不到成本更低的菜油,因此资金逢低做多积极性较高。 因金融市场不稳定 棕油领跌内外市场 8月份,马盘棕榈油期价已跌破 2014 年9月份的低点,达到2009年3月份水平,原油价格也跌破40美元/桶。同时,棕榈油主要出口国印尼汇率见10年新低,马来西亚汇率见17年新低,棕榈油进口成本大幅下滑,下游采购多观望,港口棕榈油库存不断攀升。受此影响,国内棕榈油价格累计下跌450-500元/吨,跌幅约10%,且连棕榈油期价全线跌破2008年低点,见2006年4月份以来新低。 9月份预计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仍以弱势震荡为主,不过向下空间已有限,操作上期货建议观望,逢低可布局长线多单,现货仍以随用随购为主。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3季度我国棕榈油进口高于2季度,明显高于1季度进口量,需求疲软导致棕榈油库存趋于上升。鉴于国际市场棕榈油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国内市场,棕榈油进口能够盈利,近期我国厂商订购远月船期棕榈油数量增多,预示未来棕榈油到货速度较快,港口库存很可能继续增多。二是过去一个半月来,印尼货币兑美元汇率贬值了 6%,马来西亚货币兑美元汇率在 8 月份以来贬值了 12%,且加速贬值态势还在持续。棕榈油作为全进口植物油,马来西亚及印尼货币贬值将使我国进口棕榈油成本趋于下降,并使棕榈油价格走势弱于其他品种植物油。三是9月仍处于棕榈油的月度生产旺季,市场对棕榈油库存增长和供给压力一直存在担忧。利多因素有:一是国内棕榈油价格已跌破2008年资贷危机时的低点,市场虽然认为后期仍有向下空间,但空间也有限。二是虽然厄尔尼诺对近期主产区天气没有不利影响,近两个月仍处于棕榈油的生产旺季,但市场预期厄尔尼诺对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棕榈油产量将造成影响,使得市场等待8-9月生产旺季过去,看多长线走势。 内外价格关系理顺 植物油进口量增长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进口量为88万吨,高于上月的69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65万吨,为2013年以来单月进口量新高。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36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24万吨减少62万吨和14.6%。 其中7月份我国进口豆油21.9万吨,高于上月的9.1万吨和去年同期的17.4万吨,为 2012年10月以来单月进口最高值,超过1-6月份合计进口量15.1万吨。进口成本下降及中储粮储备豆油轮换是豆油进口大幅增加的主因,预计8-9月份我国豆油进口仍较维持较高水平,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豆油37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4万吨。7月份我国进口菜籽油4.7万吨,低于上月的12.2万吨和去年同期的7.4万吨,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菜籽油47.3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59.6万吨。7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71.9万吨(其中19-24 度棕榈油53.6万吨,高于上月的38.1万吨),高于上月的55.2万吨和去年同期的46.9万吨,为2013年以来单月进口最高值,1-7月份我累计进口棕榈油319.2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35.2万吨减 4.1%。 综上所述,9月份国内外植物油供给压力继续存在,抑制价格反弹空间,不过人民币贬值预期,国内外植物油价已处十年低位,及长期植物油供给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处于熊牛转换期,每次回调反而给资金布局长线提供了较好的买点。期货操作上建议逢低陆续买入,现货仍以随用随购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