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中晚稻或不温不火 国企收购将占主导

时间:2015-09-16 13:3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预计在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政策性收购主导作用下降,托市收购进度慢于上年同期,启动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预案对市场价格提振作用没有往年明显。 南方新产中籼稻谷零星

 

    预计在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政策性收购主导作用下降,托市收购进度慢于上年同期,启动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预案对市场价格提振作用没有往年明显。

    南方新产中籼稻谷零星上市

    9月初,随着新季早籼稻收购逐渐进入尾声,南方中籼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局部地区新季中籼稻开始零星上市。近期收购主体以贸易商和粮食加工企业为主,收购价格偏弱。

    监测显示,达到国家中等质量标准的中籼稻市场收购价为2560~2700元/吨,低于国家托市收购价60~200元/吨,新粮价格也低于2014年产中等质量标准的中籼稻价格。不同性质收购主体,收购价格出现分化,价格相差60~100元/吨,差价幅度较上年扩大。

    粮食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较往年降低,观望情绪浓厚。

    对贸易商和粮食加工企业来说,新季中晚籼稻收购形势并不乐观,主要根据自身经营需要适度进入市场开展收购,收购持谨慎态度者较多,对于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预期较强。

    政策性稻谷拍卖“粳强籼弱”

    由于新季中籼稻开始上市,所以本周的国家临时存储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暂停交易,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交易会正常进行。9月9日,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交易计划销售130.44万吨,较上期有所减少;实际成交7.18万吨,成交率5.51%,成交均价3181元/吨。粳稻成交均出现在黑龙江地区,辽宁和吉林两地计划销售的粳稻全部流拍。

    虽然南方政策性稻谷竞价交易中粳稻的成交率近期也呈下降趋势,但成交率相对维持在较高水平,最近三周的成交率分别为35.69%、32.08%和19.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长期存在的“粳强籼弱”的市场格局。虽然总体上粳稻和籼稻成交率都不高,但这一格局在后期将继续存在。

    8月稻谷产区降水两极分化

    8月,我国单季稻产区降水量较上年偏多,双季稻产区降水量较上年偏少,气温总体正常。截至8月24日,我国单季稻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121%,但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双季稻产区降水量为正常值的88%,除江西降水量较往年偏多外,其他主产区的降水量基本上均低于常年同期。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5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15.4千公顷,比2014年减少79.5千公顷,下降1.4%;全国早稻总产量3369.1万吨,比2014年减产32万吨,下降0.9%。

    稻米市场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监测显示,本周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普通长粒米出厂价为5000元/吨 左右,鹤岗地区2014年圆粒米出厂价为4300元/吨左右。江苏句容地区粳稻价格为3200元/吨,粳米出厂价为4300元/吨左右;宿迁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240元/吨左右,均与上周基本持平。安徽合肥地区中晚籼稻收购价为2620元/吨左右,下跌20元/吨。湖北鄂州地区标一晚籼米出厂价为4400元/吨,下跌20元/吨。湖南中籼米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4320元/吨和4440元/吨左右,均较上周下跌20元/吨。

    目前,国内大米消费仍偏弱,经销商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对粳米的采购较为谨慎,但由于米厂整体开工率仍处较低水平,粳米产出量有限,米厂挺价意愿较高。

    随着近期中籼稻逐渐进入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抑制籼稻市场行情。整体来看,预计后期国内粳稻市场价格以稳为主,籼稻市场偏弱运行。

    粳籼稻米市场价差基本稳定

    监测显示,9月10日,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稻粮库收购价为320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为2800元/吨,两地价差为400元/吨。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40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为4020元/吨,两地价差为380元/吨,与上周持平。

    目前,国内大米市场购销持续偏低,但粳稻米市场需求略有回升,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销区局部小幅上涨。

    早籼稻收购逐渐进入尾声,南方产区中籼稻开始零星上市,对籼稻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且籼稻市场需求一直疲软,加之受国外进口大米的冲击较大,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经营困难,收购积极性不高,市场整体供大于求,抑制籼稻价格。

    预计9月中下旬,东北的黑龙江绥化、哈尔滨等地早熟粳稻即将开镰收割,“十一”假期之后东北粳稻也将迎来上市集中期,加工企业静待新粮上市,对国家临时存储政策性稻谷的采购态度将重归谨慎。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