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粮价大跌,粮商观望

时间:2015-11-01 15:1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玉米每亩亏损650元-700元 没有想到跌这么多,今年种粮净赔。10月26日,河南种粮大县滑县农民李益中(化名)懊恼地对记者说。 玉米今年又是丰收年,然而,像李益中一样的全国农民都高

  玉米每亩亏损650元-700元

  “没有想到跌这么多,今年种粮净赔。”10月26日,河南种粮大县滑县农民李益中(化名)懊恼地对记者说。

  玉米今年又是丰收年,然而,像李益中一样的全国农民都高兴不起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资深分析师陈艳军介绍,从9月份起,秋玉米收割开始,全国玉米价格开始下跌,国庆节之后,出现了一次断崖式下跌,由去年的每斤1.12元,跌破了每斤0.8元,下跌幅度最高时达30%以上。相较于去年,按全国玉米平均亩产2500斤,每亩亏损650元-700元。

  对于河南来说,今年玉米产量还会比往年增加,但价格却为10年来最低。

  同样,已经实现连续12年夏粮丰收之后,眼下,小麦价格也出现了一路走低的现象。

  “现在观察,全国玉米应该到了价格底部区域,有两个指标作为参考,一是期货市场已经出现了投资机构逢底吸纳的现象,二是11月1日,1元/斤的玉米国家挂牌收购价将执行,这一价格将引导市场有一个弱势反弹,但是,难以超过这一收储价格。这应该是今年玉米价格的‘顶部区域’。”陈艳军预测。

  为何出现如此大跌现象?陈艳军表示,整体来判断,还是供需失衡的因素,近年来,玉米连年丰产的现象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全国玉米产量大增。比如全国2012年,玉米产量为2.05亿吨,到了2014年,产能增长到了2.28亿吨,增幅高达10%。

  “玉米增产与农民的种植结构有关,随着大豆、棉花等作物种植比例大幅萎缩,玉米种植量逐年增加,加之玉米生产管理成本相对较低,致使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大增。”

  粮食增产还与近年推进粮食生产集约经营体制改革有着一定的关系。一部分粮食大户通过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量,这也是粮食增产的因素之一。

  而在消费端,全国60%以上的玉米作为饲料使用,然而,从2012年起到2015年初,生猪价格一直处于超跌区域,打击了养殖业生产,致使玉米消费下滑,到目前观察,全国母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低位,这对玉米消费构成市场压力。

  流通粮商停收观望

  粮食大跌致使整个粮食流通商处于停收观望状态。

  “不敢收,放到了手里就可能亏损。”河南一知名粮商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每年此时,他们都会收储一部分,新玉米收获之时,往往是价格走弱之际。但是,今年的行情让他们大跌眼镜,“我们预测会跌,但是,跌幅这么大,还是出乎意料。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销订收,快进快出。当粮价跌势成为共识之时,这对市场的打击相当大。”

  不过,饲料加工商却在玉米大跌中获得了利好。河南省一家较大生猪养殖企业,拥有自营的饲料加工厂,在猪价上涨之际,玉米价格大跌,着实让这家企业两头受益(猪价高,饲料成本低)。据了解,像这家企业一样,不少饲料加工企业都是玉米价格下跌的受益者。

  玉米、小麦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不能仅从国内市场找原因,其实,整个国际粮食贸易都出现了粮食需求不旺的难题。

  “由于国内粮食收购逐年上涨,今年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的国内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市场50%以上。而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粮食贸易商大量进口国际市场粮食,这是国内粮价大跌的直接诱因。”

  据介绍,玉米是主粮中过剩最为严重的一个品种。玉米供给过剩的格局一方面是由国内产能过剩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国外低价杂粮进口的替代效应。能够替代玉米的高粱、大麦等杂粮进口有1000多万吨,影响了国内的玉米存量。

  记者注意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价格指数表明,2015年8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环比下跌5.2%,创2008年12月以来近7年最大跌幅,国际市场粮价在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下跌了近14%,创出2010年以来的最低。

  国内与国际粮价的倒挂,必然推动国内粮商进口大量粮食,截至目前,有机构预测,2015年粮食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

  这一次粮食大跌,将对未来种植业有着怎样的影响?

  目前看,对于小农户,收入的影响比较小,而对于大户,流转土地生产粮食的,有一部分就可能不再流转土地,干脆退出粮食生产。“或将打击粮食种植大户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国家有着收储价格调节机制,粮食安全问题还不至于发生。

  不过,粮价大跌对产业结构与价格机制的调整将有着很大的驱动作用。记者了解到,10月份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