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大的经济环境及粮油供需基本面宽松影响,2015年浙江东南粮食市场粮油交易较为平淡,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市场交易量继续呈逐年递减态势。 据统计,2015年市场现货成交粮油37.91万吨,比上年减少2.74万吨,减幅6.7%;现货成交金额15.94亿元,比上年减少1.49亿元,减幅8.6%。全年市场通过网上竞价销售和招标采购成交粮油4.89万吨,比上年增加1.12万吨,增幅29.8%;网上成交金额1.43亿元,比上年增加0.34亿元,增幅30.7%。 从现货交易的品种看,主要是大米类,成交量达32.31万吨,占总成交量的85.2%;其次是玉米和高粱,成交量为1.50万吨和1.34万吨,分别占总成交量的4.0%和3.5%;再次是油脂和面粉类,成交量为1.32万吨和1.22万吨,分别占总成交量的3.4%和3.2%,其他黄豆和杂粮类交易均较少。 从进场粮源来看,来自江苏产粮区的依然占市场半壁江山,达53.3%,本省占18.5%,安徽占13.9%,东北三省占13.7%,其他来自河南、湖北等省极少。 从粮油价格走势情况来看,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创记录的“十二连增”,全年市场粮油价格有涨有跌(晚粳米年平均成交价较上年上涨2.9%,二级豆油年平均成交价较上年下跌9.8%,面粉年平均成交价较上年上涨2.1%)。在整体粮食供应充裕、市场需求相对平缓的大环境下,2015年市场粮油主要交易品种价格波动较小,其中晚粳米年末平均成交价较年初微涨0.1%,二级豆油年末平均成交价较年初持平,面粉年末平均成交价较年初微涨0.9%。 晚粳米:晚粳米是本市场交易的主要品种,各产地晚粳米全年总成交量达26.5万吨,占总成交量的69.8%,占大米成交量的81.9%。其中尤以来自江苏产粮区的晚粳米交易为主,成交量达20.2万吨,占晚粳米总成交量的76.2%。 在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高位不变和物价水平整体略涨支撑下,全年市场晚粳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小,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走势,且价格走势跟2014年大同小异,经历了温和上涨—平稳运行—小幅回调—止跌企稳走势。 1-7月中旬,市场晚粳米价格呈逐月单边温和上扬态势。年初,场内苏产优质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成交价为4400元/吨(全年最低价)和4180元/吨。至7月中旬,场内苏产优质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成交价为4560元/吨和4400元/吨,为全年最高价,较年初分别累计上涨160元/吨和220元/吨,涨幅为3.6%和5.3%。 7月下旬-10月上旬,市场晚粳米价格平稳运行,没有变化。 10月中旬-12月中旬,随着新米上市量的逐渐放大,在供应压力增加和需求较弱的情况下,场内苏产优质晚粳米和普通晚粳米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分别下跌140元/吨和280元/吨,跌幅为3.1%和6.4%。 12月下旬,市场晚粳米价格止跌企稳。至年末,场内苏产优质晚粳米成交价为4420元/吨,较年初上涨20元/吨,微涨0.5%;苏产普通晚粳米成交价为4120元/吨,为全年最低价,较年初下跌60元/吨,微跌1.4%。 进入2016年,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撑下,国内晚粳米市场依然延续平稳趋升走势,但由于市场供需宽松、低价进口米大量充斥,以及全球经济恢复缓慢的制约,晚粳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小。 二级豆油:2015年,本市场食用油主要交易品种为二级豆油,占食用油成交量的65%,其次为各品牌的小包装油,占食用油成交量的32%。在国内油脂低库存、厄尔尼诺预期以及上调生物燃料补贴等利好因素出台的情况下,全年市场二级豆油结束了一路下跌的走势,在6300-6600元/吨之间上下震荡,经历了下跌—上涨三个轮回,但全年波动幅度较小。 1月,市场二级豆油价格延续上一年度跌势,继续下探。至1月底,场内二级豆油成交价为6300元/吨,为全年最低价,较年初下跌200元/吨,跌幅3.1%。 2-6月,市场二级豆油缓慢上涨。至6月底,场内二级豆油成交价为6600元/吨,为全年最高价,累计上涨300元/吨,涨幅4.8%。 7月,市场二级豆油价格小幅走低,下跌200元/吨,跌幅3.0%。 8-10月上旬,市场二级豆油价格保持平稳,没有变化。 10月中旬-年末,市场二级豆油价格在6400-6500元/吨之间窄幅波动,但重心上移。至年末,场内二级豆油成交价为6500元/吨,较年初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