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6年1月份预计,2015/2016年度全国小麦饲料消费量为105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50万吨。当前国内小麦市场与玉米市场均面临较大的政策性库存,截至1月下旬,国内临储玉米累计库存数量超过2亿吨,其中截至1月25日2015年产临储玉米收购数量累计达到7724.51万吨,而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接近4000万吨,玉米市场“去库存”的压力明显大于小麦市场,这也使得国内玉米价格面临供给端的压力明显大于小麦市场。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玉米及其替代物进口总量达4235万吨纪录高位,2014年为2770万吨。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的政策支撑大幅弱化,2015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价大幅下调220-260元/吨至2000元/吨;且2016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价格继续大幅下调的概率较大,2016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6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继续执行并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总体来看,由于玉米消费弹性比小麦大,小麦基本以制粉需求为主,且受进口粮源冲击明显弱于玉米市场,小麦、玉米价差更多受到玉米价格变化的影响。据市场监测,当前国内主产区小麦进厂价在2300-2400元/吨,南方销区国产普通小麦到港报价2450-2510元/吨,而北方锦州港玉米平舱价格2060-2070元/吨,南方广东港口散玉米主流成交价2140-2150元/吨。 从主要地区小麦与玉米价差情况来看,截至1月下旬,国内小麦与玉米价差总体处于近年来的高位水平,其中山东地区小麦与玉米价差达到510元/吨左右,为近两个月最高,小麦饲用需求将继续受到抑制,预计本年度饲用消费量同比下降25%。截至1月2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609合约期价报收于1675元/吨,1701合约期价报收于1518元/吨,从国内玉米期价走势情况来看,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走势不乐观,价格重心仍将处于下移态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2999万吨,比上年增长3.6%。据统计,2015年国内猪料产量8350万吨,同比下降3%,蛋禽料产量2560万吨,同比上升7%,肉禽料产量5400万吨,同比上升2%,水产料产量5500万吨,同比下降5%,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过程中。 央行发布的《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指出,2016年国内经济增速预期为6.8%,报告称,产能过剩、制造业利润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等因素仍将对2016年的经济构成下行压力。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削减工业产能,去库存化,去杠杆化,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薄弱环节,预计后期国内饲料工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仍将保持缓慢“饱和式增长”的发展态势。在供给压力巨大、进口冲击以及终端需求恢复缓慢等因素制约下,小麦与玉米之间保持较高的价差将成为阶段性的“新常态”,饲用替代需求仍将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