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时间:2016-01-30 11:1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刚刚过去的 2015 年,注定将成为中国玉米市场史上最值得回味的一年。 内需下滑,三高问题严重,加剧整个行业的洗牌;国内和进口,区内和跨区,价格行情大战此起彼伏;高粱和大麦

    刚刚过去的2015年,注定将成为中国玉米市场史上最值得回味的一年。内需下滑,三高问题严重,加剧整个行业的洗牌;国内和进口,区内和跨区,价格行情大战此起彼伏;高粱和大麦、豆粕和木薯,替代谷物进口波涛暗涌。玉米收储价格下调、三大谷物进口激增、中小粮企举步维艰等,则影射出处于十字路口企业的艰难进程。

 

(一)2015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一、玉米生长情况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 38116.6 千公顷,较上年增加 1040.5千公顷,增幅 2.8% 2015 年全国玉米每公顷产量达到 5.8919 吨,较上年增加74.9 公斤/公顷,较上年增长 1.3%2015 年全国玉米产量为 22458.0 万吨,较上年增加 893.4 万吨,较上年增幅 4.1%,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二、现货行情回顾

2015年玉米市场整体分为四个阶段,呈现“年初的震荡整理,3月开始的强势上涨,810月的持续下跌,年底的区间震荡盘整”的走势。

 

2015年国内产区销区玉米价格表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第一阶段为12月,1月东北玉米受临储收购支撑,价格坚挺。华北市场则与之相反,玉米大量入市,价格整体低位持稳。销区市场用粮企业谨慎采购,玉米价格弱势运行。

第二阶段为37月初,3月初在临储收购加速及部分省份霉变标准再度放宽等利多因素影响下,下游企业补库现象明显增多,农户手中余粮迅速减少,同时带动部分贸易商的积极性,供需缺口也没有得到及时填补,玉米价格整体走强,出现了80-120/吨的拉涨行情。华北玉米回流,销区玉米市场同样受到东北临储收购影响,在3月初开始快速上涨。此波行情一直延续到七月初,都处上升趋势。

第三阶段为7月中旬—10月中旬,国内供应增加,加上玉米替代品大量到货,临储政策利空玉米价格大幅跳水,自7月中下旬开始,国内玉米价格进入持续下跌通道,在10月中旬跌至今年低点。华北黄淮新陈玉米价格逐渐靠拢,跌破1900-2000/吨。成为全国价格洼地。

第四阶段是10月下旬-12月,玉米价格区间盘整,11月玉米临储收购开启,收购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玉米偏强运行,12月初售粮高峰陆续启动,市场供应宽松,终端消费依旧不旺。加工企业保持随用随采策略,玉米弱势盘整。

三、期货行情

以连玉米连续合约为例,20153月中旬玉米价格创出历史新高,之后开始掉头向下7月,临储拍卖成交持续清淡,持续大幅走弱,并出现几个跳水行情,大跌超过20%,跌幅之大,速度之快罕见10月份,国家临储政策出台,收购价格首次下调,连盘连续下挫,创年内低点。11-12月份,连盘窄幅向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近4个月,期货价格远低于收储价格,这是非常不寻常的,表明市场对于国家收储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性并不乐观。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四、临储拍卖情况

2015年临储玉米拍卖启动时间较早,但拍卖成交量持续低迷,从49日到1029日,每周投放量近500万吨,成交仅30万~50万吨(上年同期在100万吨左右)9月份周度成交量甚至降至5万~10万吨。2015年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成交量583.6万吨(包括1月份专场拍卖成交179万吨),比上年同期下滑80%。具体来看,2015年东北地区临储玉米累计成交567.3万吨,进口玉米累计成交14.08万吨,跨省移库玉米累计成交仅2.22万吨。

五、玉米及替代品进出口增加 乌克兰跃居第一

2015年中国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大增,进口国别也发生了变化,乌克兰跃居第一,美国进口大量缩小,2015中国玉米进口473万吨,较2014年大增82%,其中从乌克兰进口玉米385万吨,其次是美国,为46万吨。DDGS进口总量为创纪录的682万吨,同比增加26%。大麦进口总量为创纪录的1,070万吨,同比增加98%。高粱进口量达创纪录的1,069万吨,同比增85%。木薯进口量937万吨,同比增加8.4%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六、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高

2015年国内深加工下游产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加工效益在政策补贴增加的前提下出现微利或局部亏损状态。1-10月加工企业开工率都偏低,11-12月份国内价格下行,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有所上升。

 

(二)2015年国内玉米市场关键词

1、“镰刀弯”政策

2015年11月2日,为解决当前我国庞大临储玉米库存“双压”(数量和质量)问题。根据我国玉米供求实际状况和生产发展实际,国家采取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布了“镰刀弯”政策,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2、巨额收储

201511月中旬以来,东北临储收购继续保持大量收购,据了解截至15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累计达到5834万吨,直逼6000万吨大关,并大大超于去年同期水平。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3、大成生化停产重组

玉米价格持续高企,再加上下游需求乏力,玉米淀粉价格不断下挫,导致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出现了阶段性停产、限产的情况。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长春大成生化,终不堪重负,于2015年下半年宣布停产重组。而国内玉米淀粉产业更是出现了北退南进的格局,东北地区玉米淀粉产能出现衰退,而华北地区玉米淀粉产能在逐渐增长。

4、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

今年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斤,相邻等级差价每市斤0.02元。四省不再执行区域价差,要严控霉变2%以内,收购主体为一主多辅,新加入中航工业集团。同时公布时间较去年提前两个多月,且启动时间比往年提前20天左右。

 2015玉米行情大战此起彼伏,进口波涛暗涌

5、补贴加码

2015年国家多次采取对深加工企业补贴的方式促进库存的消耗,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终端需求低迷的现状,但对价格下行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5财政确定给予省内规模深加工企业临储拍卖补贴,按照每吨200元执行,时间前移至415-1031日,企业须于201512月底前运回企业,范围为参与国家和省有关部分组织的政策性拍卖。6深加工补贴标准由原来每吨200元提高到400元,水稻加工由原来每吨100提高到200元,补贴时间从2015417日开始;从201410月新粮收购季节到2015417日前自行收购的,给予每吨补贴100元,水稻每吨补贴50元。省政府5月给予省内规模深加工企业临储拍卖补贴,按每吨150元执行,时间前移至41-1031日。10省政府下文,给予省内深加工企业竞拍补贴,标准每竞拍1吨临储补贴350元(国家100元,省内支付250元),自购并加工转化1补贴250元,政策执行期为2015101日至1231日。

6、替代品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8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公告。公告显示,决定将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自201591日起执行。

 

(三)、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初步展望

对于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笔者初步分析认为,仍存在持续探底风险。从供给方面来看,“镰刀弯”政策的施行还有一个过程,但今年玉米产量应会有减少,但幅度不会太大;针对DDGS进行反倾销调查,高粱、大麦等列入进口许可证管理,或导致2016年中国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总量将大幅减少。但终端需求疲软;高企的库存仍是市场最大的利空;国家或出台一系列的侧供给政策,继续降低临储玉米收购价格,给深加工企业定向低价销售临储玉米,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等来消耗库存,但政策所带来的市场波动有多大值得关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