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安徽滁州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情况

时间:2016-03-19 12:0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安徽滁州市粮食局组织对凤阳县、来安县、南谯区等三县、区,于2016年1月至3月中旬,历时两个月,合计调查农户240户、城镇居民160户,走访了辖区内的重点非国有企业和粮油转化企业

    安徽滁州市粮食局组织对凤阳县、来安县、南谯区等三县、区,于2016年1月至3月中旬,历时两个月,合计调查农户240户、城镇居民160户,走访了辖区内的重点非国有企业和粮油转化企业30家,抽样调查了其他粮油经营户和重点院校、餐饮等消费群体近20家,抽取收集了完整统计数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从调查结果来看,滁州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总体情况是:

    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国家年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农民的生产和售粮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2015年滁州市粮食产量、粮食商品率和社会粮食库存量继上年又有明显地提高。全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93万吨,其中,收购小麦48万吨、稻谷145万吨,继续保持在历史高位。2015年底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继续保持仓满囤满。

    1、2015年年末全市粮食库存量继续大幅度增加:年末社会粮食库存量453万吨,比年初社会粮食库存362万吨,猛增91万吨,增幅为25.1%。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库存299万吨,与年初194万吨相比,猛增了105万吨,增幅为54.1%;农户存粮35万吨,与年初54吨,减少19万吨,减幅为35.2%;城镇居民存粮2.8万吨,与年初3.0万吨相比,略有减少;非国有粮食企业存粮110万吨,比年初106万吨,增加了4万吨,增幅为3.8%;转化企业存粮6.3吨,比年初5.7万吨,增加0.6万吨,增幅为1.1%。

    2、全市农户本年粮食产量保持增长:本年粮食总产量445万吨,与去年的431万吨相比,增加14万吨,增幅为3.2%。

    3、本地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城镇人口口粮年消费原粮41万吨,比上年39万吨,增加2万吨,增幅为5.1%。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人口增加所致。而人均年消费202公斤,比上年的216公斤有所减少。农村人口口粮年消费原粮64万吨,人均年消费288公斤,比上年的281公斤增加7公斤,增幅为2.5%。工业及食品用粮18万吨,比上年的16万吨增加2万吨,增幅为12.5%。

    4、粮食调出量大幅减少:受经济环境影响,2015年全市粮食加工销售疲软。滁州市2015年粮食跨省调出量为305万吨,较2014年的370万吨,减少65万吨,减幅为17.6%。

    (二)滁州市社会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总体情况是:

    1、全市15年底库存油脂及油料4.6万吨。其中:食用油经营及转化企业库存油脂及油料2.3万吨、城镇居民库存油脂及油料0.8万吨、农户库存油脂及油料0.9万吨,人均约3.7公斤。全市库存油脂及油料与上年同期的3.5万吨,增加1.1万吨。

    2、全市农户本年油脂及油料产量情况:本年油料总产量19.7万吨,比去年的20.1万吨,基本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略有减少。

    3、油脂及油料消费情况:城镇人口口油年消费2.1万吨,人均年消费11.2公斤。农村人口口油年消费2万吨,人均年消费8.3公斤。工业及食品用油1690吨,比上年的1461吨增加229吨,增幅为15.7%。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2015年粮食供给648万吨,粮食需求557万吨,供大于需,库存增加91万吨。粮食库存与合理流转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本地粮食库存增加较快,另一方面粮食销区需求疲软。本年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给26万吨,食用植物油及油料需求25万吨,供需平衡,油脂及油料库存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主要原因是:

    (一)从粮食的调查的结果看,全市2015年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是供给和需求全面增长,供给稳定增长、粮食销售不畅。即:产量、本地消费需求增长、粮食调出减少、库存量较大幅度增加。2015年度粮食产、供、销、存情况看,滁州市粮食产量445万吨,较上年的431万吨,增加14万吨,增幅为3.2%。正常消费217万吨,可提供给省外粮食市场15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提供省外粮食700公斤,近五年已提供给省外粮食市场粮食近1000万吨。滁州做为粮产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市年底库存453万吨,较上年的362万吨增加9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库存299万吨,占66%;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企业粮食库存115万吨,占25.4%;农户家中库存35万吨,占7.7%;城镇居民库存3.0万吨,占0.7%。全年粮食销往省外305万吨,比上年的370万吨,少销65万吨。

    2015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稻谷种植面积、产量比上年增产较多。主要原因有:1、小麦呈现二增一平:一是种植面积420万亩,较上年413万亩增加7万亩,增幅为1.69%;二是总产154万吨,较上年147万吨,略有增加;三是单产预计在370公斤,较上年368公斤,基本持平。2、秋季稻谷呈现三增态势:一是种植面积530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增幅为2.3%;二是平均单产预测数524公斤,较上年增加7公斤,增幅为1.4%;三是总产255万吨,较上年的245万吨,增加10万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