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厄尔尼诺影响开始显现,稻谷产销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续2月份小幅上涨后,国际市场多谈论的是干旱,其次是释放利好消息:如欧盟提高采购量、生产国控制面积和产量、市场价格上涨等。受此影响,全球大米价格指数低位整理略有回升,3月亚洲市场价格维持稳中略涨态势。其中:泰国大米比上月略涨5美元/吨,越南大米比上月上涨10美元/吨,印度和巴基斯坦大米价格维持在本年内的最高价格位置。
跨年持续干旱影响东南亚各国农业生产 越南遭遇100年来最严重干旱 据越南《人民报》3月7日报道, 3月4日,在芹苴省召开的“湄公河干流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科学研讨会”认为,2016年是九龙江平原100年来遭受最为严重的盐碱和干旱侵害的一年。前江和后江沿岸各省遭受盐碱侵蚀分别长达10公里和和9公里。因气候变化,这个区域的水产预计将减产60万吨/年,农作物也将减产22.4万吨/年。农业和水产业的总损失约5.2万亿盾(约合2.3亿美元),占此区域GDP总量2.3%。 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数据服务机构reliefweb当天发布的报告,越南39个省已经向中央政府请求支援,以应对最严重的旱灾,目前已经有10个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越南专家认为,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正遭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严重干旱,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受到打击。按越南农业部门官员的说法,湄公河的水位已降至1926年以来最低,当地出现严重干旱和土地盐碱化现象。越南芹苴大学气候变化专家黎英顿(音译)说,湄公河三角洲约220万公顷的可耕地中,有40%至50%的面积出现盐碱化。“目前,我们没有任何具体措施能够缓解这种情况,”黎英顿表示,比起农业用水,当地居民眼下更为急迫的是生活用水。 湄公河三角洲有超过2000万名居民,是越南最重要稻米产区,密集种植的生产方式和海平面上升已导致当地成为生态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越专家将当前的干旱原因归咎于去年以来持续出现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 另外。受严寒和干旱气候的影响,越南产值丰厚的咖啡产业曾在2013年至2014年遭受打击。面对目前的干旱问题,越南政府方面宣布,对受影响地区提供380万美元的财政援助。 泰国大米减产危及东南亚粮仓地位 东南亚地区各国频频遭遇旱灾。其世界粮仓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大米减产将导致这几个国家的大米出口量及收入下降,从而将对其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或将导致该区域乃至国际市场的米价上涨。 泰国已经连续两年遭遇旱灾。泰国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在“应对2016年旱灾问题会议”上指出,当前泰国全国有548个县出现用水短缺现象,全国59%的地区出现干旱情况。泰国农业经济办事处下属的农业经济执行中心负责人蓬实透露,今年旱灾可能将一直延续至6月。 旱灾使得泰国粮食产量大受影响。从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旱灾问题的影响范围达286万莱(“莱”是泰国的计量单位,相当于1600平方米左右),多达27万名农民受到冲击,导致农民无法种植。对泰国而言,大米出口对经济发展很重要,如果粮食产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泰国大米出口,无疑会对泰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目前由于泰国处于淡季作物种植期,干旱对当前淡季产量影响不大,但淡季期间种植的稻谷原本就需要人工灌溉支持,会加大农民的种植成本甚至影响品质。据当前统计,在泰国中部湄南河流域大部分淡季作物可以灌溉,300万莱稻田有198万稻田正常灌溉,目前已有94万莱稻谷已经收割,受到干旱影响的稻谷面积估计在40多万莱。(1莱=2.4亩),长期看可能将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数据显示,旱灾对泰国工农业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其损失额已从700亿铢增加到1000亿铢。其中,农业部门损失约500亿-700亿铢,因为务农季乃至务农年都会缩短;工业、贸易及旅游业损失预计约为100亿-300亿铢,主要波及农产品加工厂、农用机械、肥料厂、作物种子以及瀑布、水上乐园等旅游景点。 泰国水利厅发布公告称,北部、东北部和中部多个粮食主产区的多个府将面临严重的农业用水缺乏问题。由于各大水库蓄水不足以及河流断流等,即使旱情日益加剧,水利厅仍然无法提供放水帮助。泰国政府发言人表示,除了拨款协助寻找新的水源,补助农民生计外,政府还会设法保障民生用水的供应。同时,为确保为各个省府农业及曼谷居民供水的水库能够维持一定的储水量,泰国政府早在去年10月就已要求稻农避免种植包括稻米在内的耗水量大的作物。 占缅甸七成人口的农民深受旱灾之苦 近期,缅甸出现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气温飙升至40摄氏度。一般来说,2月是缅甸的凉季,气温如此之高实属罕见。缅甸气象水文局日前已发布高温预警,并预测今年夏季缅甸将迎来厄尔尼诺天气现象,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酷暑和干旱将给农业领域带来严重影响。 据缅甸官方报纸《缅甸环球新光报》报道,缅甸过去每7年至8年遭受一次厄尔尼诺天气现象,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已升至每2年至3年一次。缅甸气象水文局2月17日发布预警说,该国可能在3月至5月遭受厄尔尼诺极端天气的“袭击”,缅甸的农田将面临高温、干旱和缺水的压力。 雪上加霜的是,据气象专家预测,今年缅甸的雨季将比往年推迟7至15天到来,旱情不容小觑。为防患未然,缅甸政府于2月16日在内比都专门研究防范措施。为应对旱灾可能导致的大米减产,缅甸商业部已经在仰光省、曼德勒省、伊洛瓦底省和若开邦等地分别设立了42个大米储存库。 此外,缅甸政府还提醒农户要做好抗旱准备,特别是检查农田灌溉设施、沟渠和节约水资源。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导致的高温同样对渔业养殖带来威胁。2月18日缅甸渔业协会发布预警,呼吁渔民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高温和缺水导致养殖鱼类死亡。缅甸畜牧、水产及农村发展部日前宣布,受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影响,缅甸大部分地区将提前面临缺水问题,该部门将会同社会公益组织运用多种交通工具,为缺水民众输送生活用水。 缅甸是农业国,农村人口约占七成,每当旱灾来临,农民深受其苦。事实上,缅甸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多年来旱灾频繁发生,除了极端天气作怪,水利设施严重滞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水是农业的命脉。据了解,缅甸多数农户的用水模式仍十分原始,“靠天吃饭”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去年,由中国—缅甸友好协会发起的“中缅友谊泉”公益项目,以民间捐助的方式,不仅为缅甸部分干旱、缺水的村庄改善了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条件,也为中缅丰富农业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菲律宾遭遇强厄尔尼诺 国内米价上涨 从2015年10月份开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宣布,菲律宾遭遇强烈厄尔尼诺现象侵袭。2015年底,菲律宾有58%的国土受严重干旱的困扰,到2016年2月,菲律宾估计会国内有多达85%的地方面临严重干旱的侵袭。 据悉,1997-1998年,菲律宾也曾发生过厄尔尼诺现象。当时,约70%的菲律宾国土受到影响,价值40亿比索(约合人民币5.4亿元)的粮食作物受损。 截止到2016年3月下旬,因干旱导致大米市场价格上涨,市场要求政府释放更多的库存来缓解需求,菲律宾稻米主产区棉兰老岛,占全国稻米产量的13%,市场上某一个本地品种的大米价格从38-44比索/公斤上涨到40-46比索/公斤(折合人民币2.8-3.2元/斤)。菲律宾食品协会(NFA)的库存大米(进口米)在市场的销售价格为25-27比索/公斤(折合人民币1.75-1.8元/斤),市场人士在呼吁政府释放库存控制市场价格的上涨。(1菲律宾比索=0.1405人民币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3月15日宣布了云南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的消息,“中国政府克服自身困难,尽最大可能作出努力,决定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中方境内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目前已经对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的旱情略有缓解。 泰国计划再与中国签订100万吨大米贸易 为完成进入950万吨的大米出口目标,泰国目前有针对性的对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做政府间的订单贸易,并计划出售大米到香港、新加坡、伊拉克、伊朗、菲律宾、南非和美国等市场。据泰国新闻社消息泰国商务部正在计划通过政府间贸易与中国再签订100万吨大米贸易。 商务部将在4月初与中国进行商谈。据官方数据,上一次的100万吨贸易协议,泰国已履约87万吨大米,剩余13万吨大米也将在近期交付。 目前泰国大米价格低廉,出口贸易顺畅,2016年截止到3月中旬,泰国已出口230万吨大米,出口量同比提高了28%,交易额同比提高了24%。稳定的出口需求支撑了泰国大米价格,5%白米价格从1月初的355美元/吨上涨到目前370美元/吨。 泰国在3月份计划销售储备大米64万吨 泰国仍持有约1200万吨储备大米,今年计划将销售500万吨。3月30日、31日计划出售第二批拍卖,销售64.1万吨储备大米。其中3月30日拍卖口粮,数量41.8万吨, 3月31日拍卖工业粮,数量22.3万吨。 据报道,政府第一批拍卖中,2月16日口粮用大米20.4万吨成交了15.24万吨大米,成交金额17.8亿泰铢(约5000万美元)。2月17日工业用大米成交24.5万吨,成交金额15.3亿泰铢(约合4300万美元)。 越南大米出口迅猛 价格为目前亚洲最高 据统计,越南2016年1-3月出口大米142.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平均出口价格为405美元/吨,低于去年同期的434美元/吨水平。 3月份,越南出口大米57万吨,比去年3月提高了18%,环比2月提高了30%,接近往年越南米的旺季月份出口量。3月平均出口价格为402美元/吨,环比基本持平。随着对菲律宾履约订单结束,越南能否在4月继续维持出口高量?目前越南米已经是亚洲最高价位,笔者对下月的越南大米出口并不看好。 越南计划五年内压缩稻谷种植面积 越南近期已经批准了减少水稻种植面积的建议,计划到2020年,越南稻谷种植面积从2015年的403万公顷调减到376万公顷,缩减27万公顷。另外用40万公顷耕地做为应急储备用地,日常种植其它作物,在紧急时期可以随时种植水稻。 该国政府审议了干旱、土壤盐渍化、洪水和土地退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建议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以保持水稻种植面积,保证产量和优良品质。对淘汰的水稻种植区,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工业和城市或种植其他作物。 2016年缅甸大米价格上涨迅速 2011年-2016年2月缅甸大米批发价格(缅币/公斤) 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组织)对缅甸大米市场做了一个专题报告,缅甸大米价格从去年10月至今发生大幅波动:2015年10月-12月收获期间供应急剧增加,市场价格下降后,随着缅币大幅贬值导致大米出口量大幅提升,市场供应从充裕变回紧张,加上贸易商对后期自然灾害的担忧,市场价格从1月份开始再次上涨。2016年2月缅甸国内大米平均价格比上月上涨了37%。 粮农组织报告特别提出到,由于中国对缅甸大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大米大幅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缅甸2015-16年度大米出口量在155万吨左右,比上年度下降了4%,因为政府可能要保持国内供应。然而,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对中国的大米出口量将保持稳定。 联合国报告称:估计缅甸2015年水稻产量约为2750万吨(其中雨季产量2281万吨,旱季产量467.8万吨)比2014的产量下降3%。主要是由于2015年7-9月的洪灾导致产量的下降,9月洪水退却后,淹没稻田可恢复水稻种植,总体不可逆的损害是有限的。 估计缅甸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约为705.2万公顷,比2014年715.2万公顷略有下降,单产从2014年的262.7公斤/亩,下降到260公斤/亩。 菲律宾取消二季度50万吨大米采购计划 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菲律宾统计局预计2016上半年稻谷产量约82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5%。政府近期提出了缓解厄尔尼诺对农业影响的方案,建立了190亿比索(约4.9亿美元)的厄尔尼诺缓解基金,将用于改善灌溉系统和支持灾区粮食工作。 菲律宾农业部分析数据报告称,农作物的损失比预期的要小,估计2015年2月以来,大约13.2万吨的大米,价值53.3000亿比索(约1.14亿美元)。 去年,菲律宾政府批准了50万吨大米进口,并实施招标采购,于2016年一季度完成交付。NFA综合多部门的数据情况,结合目前国内进口米供应充足的现状,决定取消二季度50万吨大米进口计划,将在四月再讨论是否需要在第三和第四季度恢复进口。 笔者认为,菲律宾取消二季度的采购计划可能会影响到越南大米价格的上涨路途,因为菲律宾进口米大部分来自越南。但是菲律宾也许是在采取一种商业手段,在目前干旱四起的环境下,如果还一味大量进口采购,会给亚洲米市推波助澜,释放取消采购信号,让海外价格不至于上涨得太快,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