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详细了解2015年4月1日到2016年3月31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农民粮食生产状况及出售粮和存粮等情况,该区有关单位对农民存粮和售粮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本次调查在全区范围内抽样选取了20户农民,调查结果显示:农户粮食产量同比增加;农户存粮数量同比增加;户均自食自用粮食数量同比减少。 一、户均粮食产量增加。 共调查20户农民,调查户均人口数5人,户均粮食播种面积25.76亩。户均粮食总产量12027.45公斤。户均粮食总产量年比增幅达到10%。户均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该区农户继续采用优质品种种植粮食,加上恰逢气候适宜,小麦、中晚籼稻、玉米亩均产量都出现增加,特别是中晚籼稻亩均产量增加接近20%。所以奠定了全年户均粮食增加。 二、中晚籼稻质高顺销造成存粮量减少。 从调查情况看,本年度农户户均存粮为524.55公斤,年比增加30.05公斤,增加幅度为6.13%。从存粮结构看,中晚籼稻户均存粮158.8公斤,占存粮总量的30.1%,同比减少5.8%;小麦户均存粮232公斤,占存粮总量的44.6%,同比增加0.65%;玉米户均存粮129.6公斤,占存粮总量的25%左右,同比增加41.3%。从本年度存粮结构变化和存粮数量的增幅可以看出: 1、中晚籼稻、小麦、玉米合计存粮数占存粮总量的95%以上,说明农民存粮主要还是以三大粮食品种为主。 2、中晚籼稻质高顺销造成存粮量减少。中晚籼稻存粮量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的中晚籼稻品质高,农户的销售环节顺利,粮食经纪人收购积极性高,造成中晚籼稻存粮相对减少。 3、小麦和中晚籼稻不便于保存的特性,造成存粮量一直稳定。因为小麦和中晚籼稻都不便于存储,从近几年的农户存粮情况来看,小麦和中晚籼稻的存粮量始终都在一定区间值内变化,尽管2015年中晚籼稻畅销,中晚籼稻存粮量也仅下降了5%。 4、玉米滞销带动全年存粮量增加。本年度存粮结构最大的变化就是玉米存粮量大幅度增加,主要由于2015年玉米价格低迷造成农民惜售,加上玉米便于存储,所以滞销在手中的玉米就成了存粮。另一个原因是玉米还具有饲料功能,无奈下变成存粮,还可以用于养殖业,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生猪价格一路走高,农户散养生猪增多,所以玉米出售积极性下降,从而带动全年户均存粮量增加。 5、农民低存粮习惯已经形成。在今年玉米因为特殊原因存粮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农户存粮量占粮食产量比例仅为4.35%,说明农民已经形成了低存粮的习惯。一些离集镇近的农民甚至不在家存粮,而是全部出售,需要时再次购买;离集镇远的农民由于存粮不便于保存,且家中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所以储存的口粮也较少;另有部分农民选择把小麦存到粮食加工企业,需要时再换成面粉使用。 三、户均自食自用粮食数量同比减少。 本年度户均自食自用粮食数量为632.99公斤,同比减少92.72公斤,减幅12.8%。近几年的户均自食自用粮食数量逐年减少,主要原因为: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蔬菜等副食品成为餐桌上消费的主打食品,消费量增加,导致自食口粮逐步下降。二是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实际生活人口数下降,减少了粮食的食用量。三是农户分散养殖猪、牛、羊、鸡等“四大家禽”,饲养量的明显减少导致饲料存粮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