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资讯 >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背景资料参考

时间:2015-04-22 16:16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OECD和FAO联合开展世界农业展望工作 多年来,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区域性粮食危机时有发生,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发挥信息对全球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与贸易的引导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背景资料参考

  OECD和FAO联合开展世界农业展望工作

  多年来,世界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区域性粮食危机时有发生,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发挥信息对全球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与贸易的引导作用,经合组织(OECD)和粮农组织(FAO)从2005年起联合开展世界农业展望工作。

  早在1990年,OECD就开发了Aglink模型并将其引入农业展望工作中,用以分析预测农业和贸易政策变化对农产品市场潜在影响,模型覆盖欧盟27国和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大国,如美国、中国、巴西、澳大利亚等。2004年,FAO开发出Cosimo模型,用以分析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2004年,OECD与FAO决定将Aglink-Cosimo模型推广应用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展农业展望工作,每年召开一次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发布未来10年世界农业展望报告。2005年,OECD与FAO联合召开第一届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了未来10年世界农业展望报告。

  Aglink-Cosimo模型,在展望区域上包括中国在内的52个国家和地区;在展望品种上涵盖谷物、油菜籽、肉类、乳制品、渔业及生物燃料等21个品种;在展望时间上以10年为周期。中国自2012年起,每年派出3名专家参加世界农业展望报告的撰写工作,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理念和趋势判断渗透到报告之中。

  OECD—FAO联合召开的世界农业展望大会,每年6月26-27日在FAO总部罗马召开,形成了固定模式。一是举办展望报告新闻发布会。OECD、FAO联合发布未来10年世界农业展望报告,并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二是发布农产品分品种展望报告。包括发布谷物、油料、棉花、糖料、肉类、奶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分品种展望报告,详细分析每个品种未来10年的供求关系发展趋势。同时邀请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农产品分析预警专家共同讨论,允许大家发表不同观点。三是开展农业展望方法与技术研讨。围绕农业展望模型、市场监测预警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等,开展学术研讨。四是开展热点专题讨论。研讨经济发展、政策导向、资源禀赋、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人口增长等因素对食物安全的影响。

  鉴于近年来中国农业展望与监测预警工作的突出成就,OECD、FAO将2013年世界农业展望大会放在北京召开,这是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唯一一次离开FAO总部在其他国家举办。本届展望大会及其发布的《OECD-FAO农业展望报告(2013-2022)》,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世界重要媒体路透社、美联社、金融时报、经济时报、美国之音、彭博新闻社、联合国新闻中心、经合组织新闻中心以及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网,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网等300多家境内外媒体以及千余个网站,对会议和报告进行了广泛报道和转载。2013年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在中国召开,世界农业展望报告首次聚焦中国,充分表明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日趋增强,世界也更加关注中国。

  OECD-FAO世界农业展望的方法与技术

  自2005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开展农业展望活动,每年举行1次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并发布《世界农业展望报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展望方法和技术体系。

  一、《世界农业展望报告》的形成过程

  《世界农业展望报告》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开展展望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为撰写好每年的展望报告,OECD向成员国发放包括农业生产、市场供需及政策措施和未来商品市场发展状况等内容的问卷;FAO就未来农产品市场可能的发展趋势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主要经济组织和力量及内部的分品种商品专家征求意见。二是开展展望预测研究。OECD和FAO展望专家依靠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先进的展望模型,展望未来10年每一年度的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库存、贸易等供需形势,并经多轮专家会商确定。三是发布《世界农业展望报告》。一般在每年6月26-27日于罗马召开的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上,发布未来10年展望报告。

  二、具有强大的数据支撑

  对未来10年农业的展望,是一个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世界农业展望报告》主要具有以下数据支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