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雅加达5月26日消息,印尼贸易部长RachmatGobel称,该国政府尚无进口大米计划,至少现在没有,因国有采购机构Bulog正从农户手中购买大米来建立库存。 Gobel称,进口大米是不得已的手段,此前政府将观察Bulog的收储情况。 但政府可能允许进口圆葱,因预期斋月和开斋节期间需求猛涨。 “我同农业部长就此进行讨论,我们都认为供应难以满足斋月期间的需求,因此进口将是维持价格稳定的一种选择,”他在周一表示,并称贸易部正在计算配额,并将立即发放进口许可。 贸易部主管国内贸易的SrieAgustina同样表示,如果产量减少,政府将进口大米。 “收割季节的产量是关注的焦点,”Srie表示,并称如果产量的增长打不到5%的目标,政府通常进口大米。 去年,印尼政府希望国内大米产量增长8%,但实际上减少0.63%。 Srie援引的数据显示,国内农户预计接下来两个月大米产量为710万吨,其中6月产量为310万吨,7月为400万吨。因此同时,到7月时国内需求预计将达到550万吨左右。 “因此还不需要进口,我们甚至有160万吨的剩余。如果Bulog的采购能够达到30%,这就足够了,”她说道。 政府此前预计,今年国内大米产量将为734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2.8%,且预计该产量数据将移除进口的必要。 Bulog此前希望能够收储50万吨大米,不过仅完成42.5万吨,尽管如此,Srie声称去年印尼大米进口量减少。不过进口数据中并未包括工业需求,例如来自于酒店和旅馆的需求。 印尼中央统计局(BPS)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印尼进口了7,912吨大米,价值310万美元,低于1月的16,600吨,价值为830万美元。 在此期间,从泰国进口的大米数量最多,为1,030吨,价值61.5万美元,其次为从越南进口的550万吨,价值21.9万美元。 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此前曾誓言,今年不会进口大米来满足国内需求。他同时敦促国内农民种植稻米,实现自给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