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内3月23日消息,交易商周三表示,本周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价格上涨,因恶劣天气威胁干扰供应,泰铢升值以及中东和非洲需求可能增加推动泰国大米价格上涨。 交易商表示,破损率5%的泰国大米离岸价(FOB)升至每吨371-383美元,上周三为365-371美元;同等级越南大米价格微涨至每吨380-385美元,上周报375-385美元。 严重旱灾影响湄公河粮食产量,越南沿海地区也遭遇历史最严重的一次土壤盐化,迫使这一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的交易商和农户囤积库存。 越南农业部表示,今年以来,土壤盐化和干旱已影响湄公河160,000公顷农田,约为大米种植总面积的10%。 泰国缺水问题也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但交易商忽视气象灾害,将价格上涨归咎于泰铢升值。 “客户不再注意泰国的干旱预警,因为我们每年都遭遇干旱。”曼谷一位资深交易商称。 自1月中旬以来,泰铢兑美元贬值逾4%,但直至上周末泰铢/美元却开始小幅回升。 曼谷另一位贸易商称,油价反弹也提振了中东和非洲等一些产油国的购买力,例如尼日利亚。 尽管大米供应受到威胁,因由于价格上涨,却很少或几乎看不到泰国和越南与海外进口商签订销售协议,因此报价也只是参考价格。 胡志明市的一位交易商称:“多数交易发生在国内,国储机构囤积库存以确保食品安全。” 该市的另外一位交易商称:“眼下,受损失的是我们这样的出口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