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整体充裕,个别品种可能阶段性偏紧。国内方面,201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然是2015年的首要任务,要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预计2015年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依然较大,特别是稻谷和小麦等口粮种植依然是扶持的重点,播种面积和产量有望平稳略增。但是随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土资源日趋紧张,国内农业生产进一步增长将面临瓶颈。此外,2014年生猪养殖亏损时间较长,母猪和仔猪补栏积极性较差,2015年供应有阶段性偏紧可能。国际方面,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农产品需求增长受抑制;同时,据世界粮农组织(FAO)预测,2014/15年度世界谷物期末库存为6.28亿吨,达到15年来最高水平,美洲大豆以及全球原奶产量有望增长,国际大宗农产品或将延续供大于求格局,有助于弥补国内阶段性的供给不足,平抑市场价格。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农产品产销成本不断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在非农领域就业工资持续上涨,带动农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直接推高农业生产成本。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达到2737元,较2013年同期上涨10.1%,较2012年同期增长24%。同时,城市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提高也使得农产品贩运、批发、零售等各个流通环节用工成本上升,导致农产品价格逐级加价幅度增大,终端价格整体上涨。 美元升值预期增强,农产品进口价格或提高。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美元出现大幅走强态势,对欧元、英镑以及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均呈升值走势。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2015年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大。我国农产品中油脂油料、牛奶及其制品等由于进口依存度较大,其价格受此影响相对明显。而国际大宗农产品主要以美元计价,随着美元持续升值,农产品进口相对价格将呈上升态势,2015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量可能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