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大宗商品研究及交易专家费忠海在“2016年全球金融市场展望”上的发言实录。 农产品和别的大宗商品相比有特殊性,但是在整体价格趋势上是一致的,它也经历了一轮比较大的下跌,关于几个商品的总体的观点:第一个,笔者认为玉米、小麦、大豆目前仍然处于熊市进行中,它未来的任务核心是不断地下跌来减面积,降库存,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新的供给平衡。油脂和糖提前进入了高点,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下跌的过程,目前从供大于求,已经过渡到供需平衡或者仅平衡的状态,从交易观点上我们认为它是多头配置。 油脂 豆油和棕榈油既有农产品的属性(供给方面),但是销售又有工业的属性,既有食用又有生物柴油的用途。豆油和棕榈油进入高点是2011年2月28日,这和有色、黑色进高点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橡胶、棉花、豆油、棕榈油,它们进高点的时间都是非常非常一致的,豆油、棕榈油的高点是2011年2月28号,总共下跌了55个月,非常符合技术化的一个序列。豆油和棕榈油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绝对低点可能已经见到了,供需状况正从严重供大于求转向供需平衡或者是略有缺口。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在所有的商品比较看淡的情况下,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多头配置的状况。 油脂的基本供求关系状况。油脂总共九个品类,最大的是棕榈油,6000多万吨,第二个是豆油,5000多万吨,第三个是菜油,2200万吨,第四个是葵油,1500万吨。这四个是最大的。 葵油跟菜油称为高品油,从它的平衡表上也就是产量,可以看到,葵油和菜油在上年都出现了减产,所以说它们的整体库存和供需状况是一个紧的状态。当看到油脂的FOB比对,低等级油和高等级油的价格是不断拉开的,供给是比较紧张的。也就是说,四个油品里面,两个高等级油在过去两年已经处于井喷的状态。 这是全球豆油的平衡表,豆油是什么情况?豆油这几年随着大豆产品增加,随着压榨的水平提高,产量在增加,同时消费也在增加,但产量提高的幅度高于消费,所以阶段库存比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在2015到2016年度,全球的食用消费大概增了190万吨,全球的产量大概是增200万吨。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三个国家用豆油做生物柴油的消费增加40万吨,第一次看到豆油本年度的供需出现了剪刀差,也就是说需求超过了供给,库存开始往下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综合认为豆油是比较紧的,尤其是最近美国能源署要调整生物能源政策,要提高豆油做生物柴油的比例,这样会提高整个豆油的消费。包括它补贴的方式,可能会开始直接补贴生产商,这样对美国国内豆油的消费刺激非常大,所以豆油是相对比较紧的油。 影响最大的是棕榈油,主要是两个产国,一个是印度尼西亚,一个是马来西亚,这两国加起来将近5000万吨,印尼是3300万吨左右,马来西亚是2000多万吨。棕榈油从2011年以来产量不断增加,这一轮整个油脂下跌,罪魁祸首是棕榈油,产量增加非常非常快,这两年印尼和马来西亚大规模扩张棕榈树的种植,产能不断释放,食用消费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原油价格下跌,棕榈油增加非常缓慢,甚至在去年出现了短暂的回落。 现在发生了一个什么情况呢?厄尔尼诺最强的这几年对棕榈油产量的影响,历史上两次强度最强的,厄尔尼诺过后一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一般都有10%以上的减产。今年是厄尔尼诺非常强的一年,和1997年非常接近,甚至超过了1997年的水平。 厄尔尼诺对尼日利亚和印尼有没有比较大的产量的影响,这是统计的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降雨量,印尼从3月份开始中部地区,也就是爪哇岛这一带,大概占印尼棕榈油产地50%的区域,降雨量明显下降,尤其是进入7月份,和历史最低比,下降了60%。马来西亚从2月份开始,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均值偏差。棕榈油的生产特点是它的干旱之后的6个月会逐步体现出降雨对产量的影响,11月份马来西亚的产量和去年同期比已经降了19%,但是11月份以后往往也是产量的淡季,但是平均降幅应该是10%左右,现在的降幅达到19%。印尼大概从1季度以后我们要逐步看干旱对它的影响。从现在市场预计看,今年产量两个国家可能要减300万吨以上,过去五年平均棕榈油每年大概增加500万吨的产量,今年的增产幅度大幅度削减,这是供给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