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当前位置: 主页 > 天惠粮油 > 行业专题 >

深度调查:如何破局玉米产业临储乱象- - 粮油市场报主办(3)

时间:2016-06-19 06:1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 点击:
企业一旦获得进口玉米配额,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吉林新天龙周边就有企业进口乌克兰玉米,每吨1600元的成本价让王宪岐眼馋。但这并非每家企业都能

  企业一旦获得进口玉米配额,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吉林新天龙周边就有企业进口乌克兰玉米,每吨1600元的成本价让王宪岐“眼馋”。但这并非每家企业都能享受的“福利”。自2004年以来,国家对玉米进口配额实行严格管理,每年配额基本稳定在720万吨,其中配额的60%都分配给了国有企业。

  黎君在玉米深加工企业工作了10年,今年他感觉形势最为严峻。公司停产了两次,接近30天。公司的玉米淀粉20%出口,但居高不下的加工成本,直接导致它们在和韩国企业的竞争中,丢了东南亚市场——韩国的深加工企业从美国进口玉米,每吨便宜100美元。“在这之前,我们几乎不把它们放在眼里。”黎君抱怨,临储政策每年给公司造成近1亿元的亏损。

  下游消费市场亦感受到了临储政策的压力,加之目前国内经济放缓,以往年均增速约20%的玉米淀粉市场,正日益萎缩。

  一边是政策对价格的抬升,一边是市场需求的抑制,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经营困境中挣扎,开工率仅60%-65%。2015年,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生化濒临破产,被吉林省政府接管。

  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玉米深加工行业所面临的困境。2014年7月1起,中央财政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临储玉米每吨补贴100元。2015年,对于参与临储拍卖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只要加工规模和加工能力符合补贴要求,黑龙江、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将分别获得每吨200元和150元的价格补贴。

  提振需求、刺激消费的同时,去库存仍是第一要务。从2015年底起,一系列政策调整已经开始。2015年1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因在地图中呈现镰刀状,故得此名。该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

  按照农业部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计划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

  回归正轨还是瞎折腾?

  没有人否认过临储政策曾发挥的作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际农产品市场全面步入下滑通道,国内农产品市场也因此受到影响。为解决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玉米临储政策。

  不过,8年过去,“临时储备”成了“常态性储备”,黎君觉得,是时候对政策进行反思了。目前,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做工,试图通过临储托市,提高农民收入并不现实。“想要肉奶蛋,全靠玉米换”,临储政策反倒使得肉奶蛋等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的总体收入并没有显著增加。

  事实上,临储价保护的绝不止中国农民,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国的农民同样因此获益。黎君笑言,“全世界种植高粱、大豆的农民,或许从没碰上过如此大好的局面”。

  黎君觉得,临储政策就像大禹治水之前,“直接把玉米塞进仓库,而不是思考如何疏导”。

  “让市场来决定玉米价格,这最为合理。”在不少受访者看来,唯有让玉米回归市场,才能提高生产方的积极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

  不过,对于此次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业界亦有不同声音。佟屏亚就觉得,全国玉米生产又将面临一场调结构、减产量的“折腾”。而世纪之交,农业领域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训。

  1999年,《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提出,种植业要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发展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文件的中心内容,即减少玉米面积和产量,扩大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

  佟屏亚回忆,当时全国大砍玉米面积,玉米饲料很快供应不足。2003年,国务院紧急出台减免农业税、提高收购价格等“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直到2005年,玉米生产才恢复到1999年的水平。

  “玉米高产是个永恒的命题。”佟屏亚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很注意种植高产量作物玉米;当粮食刚够吃饱,往往又会忽视玉米;当玉米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无可替代时,才真正把玉米高产摆在重要位置。

  佟屏亚觉得,相关部门需要完善预警系统,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从长远角度思考农业发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