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刚才卫会长发言观点的核心,是将食品安全这个问题要和社会的大的环境联系在一起考虑,包括一些政策的问题。还有,他另外一个观点是,我们上午听宁高宁老总讲的时候,他说很多时候已经不是食品安全的问题了,是刑事问题了。我们在下面的讨论时要注意,有些是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了,而是公安部要讨论的范围了。接下来请张主任,作为一个研究者,从您的角度谈一谈这个问题。 [06-11 14:37] 张云华: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这个主题是食品行业如何赢得更多的尊重,我觉得,赢得尊重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把食品安全做好就能赢得尊重了。但是,食品安全又非常难做到。从我的理解,我觉得做好三个层次的事情,食品安全可能就可以做到,起码会向食品安全的方向越来越靠近。 [06-11 14:38] 张云华:第一个层次,对企业、对企业家、食品从业者而言,道德和信仰是最高层次的关键性要点或问题。现在暴露出很多匪夷所思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消费者看来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在食品的制造、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都发生了,实际上它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是规则问题,更不是其他的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它是一个道德问题。过去倡导“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俗点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今,这样一些很朴素的思想很少见了,所以就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食品安全问题。 [06-11 14:39] 张云华:第二个层次,就是法律法规的问题。这些年,国家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的进步是很大的,包括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出台等等。陆续还有一些其他法律法规出台。如果把这个法律法规确立了,再有政府部门和一些机构共同来维护这个法律,食品企业就可以依靠法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第二个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06-11 14:39] 张云华:第三个层次,主要是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说,关于食品安全的贸易规则、食品安全的生产性规则等。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食品生产企业,能把出口食品能做得很好,销售到国内市场的食品就做不好呢?为什么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销售的食品可以做好,销售到农村地区的食品就做不好呢?因为销售给国外的食品,规则是很明确的,也很好把关。所以企业要想做劣质的食品,做不安全的食品很难。但企业销售到国内的渠道太多了,不太好监管,销售到农村的就更难监管了,这都是一些技术层次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也是现在各个部门致力于做好、做细的事情。我认为,把以上这三个层次的问题都解决好了,食品安全就可以做好,企业也可以赢得诚信,可以赢得消费者的尊重了。谢谢。 [06-11 14:40] 王旭东:刚才张主任说到三个层次的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讨论到,但是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讨论,比如您说的规则问题,刚才有同志说,目前我们国家的监管是最严格的,或者说是最严格的之一了。那么这个标准是不是也是最高的呢?应该也差不多吧?为什么说按照外国标准生产的东西就更安全一些?我们的理解上和讨论的话题上应更深入一些。接下来有请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的何继红会长发表意见。 [06-11 14:42] 何继红:关于尊重的话题,其实可以简单地来回答,我们今天坐在这里,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的?我们有三位协会的嘉宾坐在这里,一个是食品工业协会,从工业协会的职责范围来讲,应该是属于生产型管理的行业协会。一个是调味品协会,管得更多的还是生产型的企业,我们这个协会从名称上来讲,应该是和流通接触更多一些。我非常赞成刚才马秘书长说的,只要我们行业协会自己做好本职范围之内的一些监管和服务工作,我们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就能对社会作出很大的贡献。在我们还没有办法涉足到政府部门和其他职能监管部门一些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替行业去呼吁,去做一些其他工作。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应该能赢得社会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尊重。 [06-11 14:43] |